1/2
“夏天快到了冬装还没发货,超长预售我受够了!”
上观新闻2022-04-04 08:48:25

“冬天买的衣服快到夏天了还没发货,预售是在考验我对店家的忠诚度吗?”“谁说顾客是上帝?现在的卖家才是!”近期,有关网红电商预售的话题引发了大量讨论,多名网友表示对随处可见的预售已逐渐失去耐心。

预售到底是商家的无奈之举,还是转嫁风险的钻空子行为?律师表示,单方面延期发货甚至最终不发货的行为属于严重违约。对此,业内建议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畅通投诉渠道。

冬天的毛衣春天还没收到

超长预售有多闹心?

“预售”一词顾名思义,指消费者需在产品上市之前预先付费,而商家在预售达到一定量后才投入生产并发货。在愈发方便快捷的电商平台,预售的做法原先仅限于部分制作繁杂的商品,但最近预售现象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95后”的白领岳珊坦言,自己在经历几次超长预售后,已经将“预售”两字从网购生涯拉黑。

“我3月2日在电商平台下单了一件上衣,销售界面并没有显示预售字样,但付款之后,却显示‘4月1日发货’,等了一段时间后看到商家确实没有发货,我便退款了。北京的春天本来就很短暂,如果要等一个月才收到货,穿不了几次就得压箱底。”岳珊表示,自己经历过的预售少则一两个星期,多则两个多月。“这种情况直接导致我对网购的热情大大降低。”

▲电商平台上的预售商品

宝妈倩倩则是在给孩子买衣服的时候遇到了多次预售情况。“我1月份通过某微信小程序买的一件小裙子,却写着4月才能陆续发货。”倩倩表示,由于预售时间长加之孩子的尺码变化快,许多家长都拿不准预购的衣服尺寸,而一些商家还在预售时赫然标注“如无库存,不接受任何因为延期,在发货后提出的换码要求”。“对于部分手工作品,这几乎是圈内共识,许多商家都会提出诸多要求。”

据了解,目前网上销售的商品对于预售的标注不一。有些商家在商品标题中清晰标注,有些则是在产品说明中附上一行小字,有些在加入购物车时备注发货时间,而最难以让消费者接受的则是在付款后才显示发货日期,甚至将发货时间一改再改。

“如果提前清楚告知了预售时间,我还是可以接受,但如果购买时不告知预售,或者标注不明显,就会造成心理很大落差。”倩倩说。

在社交平台上,“讨厌预售”的话题已经有超过740万浏览量,网友们对于动辄预售、超长预售的形式吐槽连连。“好讨厌预售!没现货就不要上架好吗?”“一直不发货,催客服回复说发货时间不确定,只是退货太便宜他们了!”“啥都要预售,怕是都被惯的!”

▲社交媒体截图

据网友称,如今的预售期限已从7天、10天变成了14天、30天乃至45天。《奇葩说》辩手冉高鸣也在短视频平台吐槽:“商家不想积压货物,我理解,但我2月份买的毛衣,显示4月10号之前发货,这是几个意思?您是缺真羊毛,还是缺我这个‘傻羊毛’?”

商家:压货成本大,数据高了才敢上架制作

就此话题发言的不止消费者,也有商家。有商家直言,自己承受的库存压力较大,从而不得不采用预售的方式。

成都的李先生是一家线上女装店的主理人,谈及预售,他对中新经纬表示,商家往往比消费者还着急发货,主要是女装尤其冬装的货品成本、仓储及维护成本较高,一旦压货则涉及资金较大。“由于工厂有起订数量限制,我们不敢随便做货,只有在粉丝群预热后订单数据有了起色,才会上架、开始制作。

“一般的电商卖家分为进货和做货两种,进货的店铺则货期跟着上游批发商走,自己无法左右,有时很难按照预计时间出货;而自己做货的商家,从面料选择到生产、出货的环节众多,一个环节出问题就可能增加好几天货期。”李先生进而解释道,自家店铺的正常货期在一周左右,但如遇面料物流等问题则可能延长至10-14天,所以大部分情况下会打好提前量,并清楚地告知消费者。

目前,已有平台对超长预售进行监管和约束。据媒体报道,拼多多对预售期超过七天的产品一律不在平台进行优先展示;此前淘宝也有规定,对预售产品不予优先展示。

李先生直言,曾有某网红商家因自行更换工厂,迟迟发不出货,导致投诉众多,最终被平台惩罚。“消费者可以以商品详情页面的说明,以及客服的承诺为证据,如超出承诺日期未发货则可以向平台提出投诉。”

业内:呼吁电商平台健全预警机制

针对部分商家在设置预售后单方面延期发货,甚至取消发货的情形,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对中新经纬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如未违反商家所规定的购物原则,商家在没跟消费者沟通并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单方面修改发货日期及单方面撤单,均是严重的违约行为,商家应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消费者可以通过与商家协商和解、向销售平台反馈、向消协及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进行维权。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导致预售时间一再延长的原因较为复杂。“有部分商家出于逐利目的,将预售模式作为营销宣传和流量增长的手段,而延迟交付商品在享受库存压力减轻的同时,也不用承担退换货等损失,到头来让消费者为超长预售买单,这显然有商家转嫁风险的嫌疑。”

付一夫表示,客观地讲,预售这种以销定产的方式有其合理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店铺缓解成本和库存的压力,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发货时间被一延再延,势必会对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能损害其合法权益,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李旻亦认为,超长预售是一种不合理的措施,这一形式单纯地增加了消费者的购物风险,却未给消费者带来任何的购物便利。“消费者预售时往往会支付全款或者所谓的‘定金’,在预售期间,消费者购物需求一旦改变,受损失的往往是其自身。”

针对部分商家盲目预售、恶意延迟发货等行为,付一夫建议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有关部门应当强化对电商平台的监督,加强对平台和商家的刚性约束;同时应畅通投诉渠道,简化处理流程。此外,电商平台也应该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超长预售的不良行为,利用信用等级管理、黑名单等手段来敦促商家尽快整改,继而助力电商行业更加高质量发展。”

平台应限制最长预售期限,针对超出最长预售期限的商品不予上架。同时,平台应要求商家针对预售商品的价格、期限、质量、发货日期、退货条件等方面,在销售页面进行明确规范。并且,平台应当建立便捷的投诉通道。”李旻建议。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中岳珊、倩倩为化名)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