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走进专展 · 特别解读 | 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协同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
北京号2022-03-31 22:27:00

编者按:近年来,北京市充分挖掘首都特色红色资源,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构建立体革命文物保护体系,持续推动建党、抗日战争、建立新中国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建设发展,让观众在参观革命旧址、瞻仰珍贵文物中感悟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将丰富的革命记忆转变为人们心中的红色烙印。

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在时间上相互承续,片区上相互交错,精神上一脉相承,贯穿于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全过程,是北京红色文化鲜红的底色。

在“百川归海 人民至上——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协商建国实践专题展览”中,首次实现了北京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文物文献资源共享,旨在探索协同发展的具体方式。此外,我馆积极主动与国内众多权威研究机构、革命类纪念馆(博物馆)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本次展览共有17家支持单位和14家合作单位,成为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现将有关文物文献进行集中介绍展示。

▲左图为刊有俄国十月革命报道的《晨钟报》(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提供);右图为《新青年》杂志马克思主义专号(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提供)。

▲左图红框为刊有俄国十月革命报道的《晨钟报》;右图红框为《新青年》杂志马克思主义专号,二者均于香山革命纪念馆专题展览第一部分“探索新路——革命斗争时期的民主探索”展出。

▲左图为毛泽东著《新民主主义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提供);右图为毛泽东著《论联合政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提供)。

▲图中左侧红框为毛泽东著《论联合政府》;右侧红框为毛泽东著《新民主主义论》,二者均于香山革命纪念馆专题展览第一部分“探索新路——革命斗争时期的民主探索”展出。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大力协助下,“刊有俄国十月革命报道的《晨钟报》”“《新青年》杂志马克思主义专号”“抗战时期毛泽东著《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反映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探索建国道路的光辉文献得以在本展览中集中展现,为促进建党、抗日战争、建立新中国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协同发展,推进首都红色资源统筹,加强革命文物联动展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图为朱德、康克清同志佩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纪念章(香山革命纪念馆提供)。

▲图中红框内为朱德、康克清同志佩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纪念章,纪念章于香山革命纪念馆专题展览第四部分“共谱华章——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纪元”展出。

此外,在中央档案馆、中国政协文史馆、北京市档案馆等档案史料保管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十二月会议’决议草案”“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专辑”等一批珍贵的档案文献成为见证历史的有力证物。北京市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东北烈士纪念馆、哈尔滨政协文史馆、开平市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黄炎培故居、柳亚子纪念馆、张澜纪念馆等单位也为本展览提供了反映中国共产党同民主人士密切交往,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珍贵文物文献,多数为首次在京展出。

来源:香山革命纪念馆编辑研究部 · 杜意娜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