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资产注入预期落空,*ST实达股价却上涨3.6倍
第一财经2022-03-30 20:39:36

2022年第一季度即将结束,*ST实达(600734.SH)凭借连拉25个涨停板成为A股市场头号“妖股”。

3月29日晚间,*ST实达再次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没有向公司注入福建省星云大数据应用服务有限公司等资产的计划,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资产注入预期落空,但二级市场资金却无惧利空因素,3月30日,*ST实达股价录得年内第28个涨停板,收报3.97元,今年以来的累计涨幅达到惊人的361.63%。

今年2月,*ST实达完成破产重整,重整投资人以不到二级市场价格2折的极低价入股,曾被市场诟病上市公司存在损害老股东利益。

在资金疯狂炒作下,仅一个半月有余,重整投资人的投资浮盈接近6倍。如今,驱动股价暴涨的资产注入预期落空,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投机炒作*ST实达的风险。

25连板后,重整投资人笑纳6倍浮盈

3月30日,*ST实达股价再度涨停,自2月11日股票复牌以来,该股连拉25个涨停板,年内共计涨停28次。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复牌后股价涨幅过大,*ST实达曾停牌复查,再次复牌后仍然每日“一字板”。

去年的股价累计涨幅为145.71%,而今年迄今的累计涨幅更是超过三倍,*ST实达俨然傲视群雄。仅就今年来看,驱动*ST实达股价大涨的主要原因是重组带来的资产注入预期。

此前发布的重整公告显示,重整完成后,福建大数据公司(下称“大数据公司”)将成为*ST实达的控股股东,福建省国资委将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重整投资人将择机为公司注入大数据等领域资产,力争将公司打造成中国IT领域的优质上市平台。

*ST实达3月29日晚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目前没有向公司注入星云大数据等资产的计划,公司及控股股东亦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涉及注入上述资产事项或与该等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协议等。

现实是股价炒高了,预期中的资产注入却“泡汤”了。事实上,在重整过程中,*ST实达不向原股东转增股份的做法曾引起市场质疑。

今年2月8日,*ST实达发布公告称,公司按每10股转增25股的比例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共计转增15.56亿股,转增股份将不向原股东分配,由重整投资人以0.58元/股,交易对价共计9亿元。

由于原股东未取得转增股份,*ST实达除权后股价将与除权前公司股价产生较大差异,2月11日,*ST实达股票复牌首日,原股东持仓便浮亏超50%。

但对于重整投资人来说,却是“一边倒”的稳赚不赔买卖。按照*ST实达2月7日收盘价3.17元/股测算,重整投资人的入股成本价0.58元/股仅是市场价的1.8折,截至3月30日收盘,重整投资人浮盈接近6倍。

预期落空,*ST实达的基本面怎么走

根据此前公告,重整投资人提供的近9亿元资金将用于支付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清偿债务、补充上市公司流动性及促进上市公司产业升级。

按照大数据公司的计划,适时将其旗下持股84.25%的星云大数据注入*ST实达,注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现金购买资产、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上市公司继续保留物联网周界安防业务。

据悉,大数据公司承担着建设“数字福建”的重要任务。在2022年年底前,大数据公司将承担包括福建全省公共数据开发应用、省级政务信息化系统建设运维、省级门户网站整合运维等八个体系的建设任务。

不过,大数据公司的盈利稳定性仍有待验证。根据公告,2019年和2020年,大数据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83元、4.7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30万元、1964万元。截至2021年三季度,大数据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25亿元,净利润亏损298万元。

作为拟注入的资产,星云大数据成立于2013年11月,是大数据公司国有控股子公司,注册资金2.55亿元。星云大数据主营业务为面向党政、公共安全、企业等提供安全可靠信息系统建设、信息平台开发与运营和大数据应用等相关服务。

早前,*ST实达因2018年、2019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连续两年亏损且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为负值,股票于2020年6月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0年度期末,公司净资产仍为负值,股票继续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尽管目标资产尚未注入,随着*ST实达重整的顺利执行,公司业绩扭亏为盈。根据业绩预告,*ST实达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预计为5.90亿元~7.67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依然亏损,预计为-20.08亿元~-15.46亿元;预计2021年度期末净资产约4.44亿元。

这意味着,若最终经审计的*ST实达2021年期末净资产由负转正,公司股票被终止上市的可能性已经较小,目前尚存的退市风险是公司2021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另外,2021年12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ST实达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截至目前,公司立案调查仍在进行中。

一直以来,上市公司重整计划均会引入产业投资人、财务投资人,在帮助上市公司化解债务、经营压力等同时,推动公司恢复正常的持续经营能力。

*ST实达在重整计划中给出了资产注入的“美丽预期”,公司应当给市场一个合理的解释:控股股东为何不考虑注入资产。同时,业内人士提醒表示,不具备基本面的股价炒作无异于“空中楼阁”,中小投资者应充分认识ST板块的风险。

作者:魏中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