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瑞·达利欧:以往大周期的财富和权力转移
中信出版集团2022-03-29 11:58:46

【文/ 瑞·达利欧】

纵观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各类群体(如部落、王国和国家)通过自己创造、掠夺他人或从地下挖掘的方式获得财富和权力。

当一个群体获得的财富和权力超过任何其他群体时,这个群体便成为世界主导势力,进而决定世界秩序。当其失去这种权力时(以往的每个帝国都是如此),世界秩序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发生巨变。

下图显示过去500年里11个主要国家的相对财富和权力。

上图显示的每一项财富和权力指标[1]都是由8个不同的决定因素组成的。我会稍后进行解释。虽然这些指标并不完美(因为所有长期性指标都不完美),但可以很好地反映整体格局。如图所示,几乎所有这些国家都经历了由兴盛转向衰落的时期。

我们仔细研究后会发现,较粗的四条线代表四个最重要的国家:荷兰、英国、美国和中国。

三个国家持有了最近的三种储备货币——当前是美元,之前是英镑,再之前是荷兰盾。将中国纳入最主要国家的原因是,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国家,它在大约1850年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很强大。

以下简述上图反映的情况:

·中国曾经在几百年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经济和其他领域一直领先于欧洲),不过从19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开始急剧衰落;

·荷兰作为一个相对很小的国家,在17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成为世界储备货币帝国;

·英国的发展轨迹与荷兰类似,在19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达到鼎盛;

·最后,美国崛起,在过去150年里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不过其主导地位在二战期间和战后尤为显著;

·当前,随着中国再次崛起,美国的主导地位相对下降。

下图的内容与上图相同,但时间追溯至公元600年。

我重点关注上图(仅涵盖了过去500年),而不是下图(涵盖了过去1400年),因为上图突出显示了我重点研究的国家,也更为简单(不过鉴于涉及11个国家、12场大规模战争和超过500年的时间跨度,我们很难称之为简单)。

下页的时间跨度更长,为了显而易见,我去掉了上图中凸显战争时期的阴影部分。如下图所示,在1500年以前,中国几乎一直是最强大的国家,不过中东哈里发、法国、蒙古、西班牙和奥斯曼帝国也很强大。

需要明确的是,尽管这项研究中的主要国家都是最富裕和最强大的国家,但它们不一定是最优越的国家。原因有二。

其一,虽然财富和权力是大多数人想要获得的,也最容易引发人们之间的争斗,但一些国家和人民并不认为财富和权力是最重要的,也不会为此而与他人争斗。一些国家和人民认为享受和平与生活更重要,不会为了获取大量财富和权力而奋力争斗。

本项研究不包括这些国家,尽管其中一些国家比那些争夺财富和权力的国家享受更多的和平(顺便说一下,我认为把享受和平与生活置于获取财富和权力之上有很多优势。有趣的是,一个国家的财富和权力与国民的幸福几乎没有关联,这是另一个研究课题)。

其二,这项研究并不包含我称之为“小而精的国家”(如瑞士和新加坡),这些国家拥有大量财富,生活水平很高,但是因其规模较小,不足以被归入世界主要国家的行列。

财富和权力的8个决定因素

以上图片中每个国家的财富和权力的单一指标大致等同于18个实力指标的平均值。我们稍后将会探究包括所有决定因素的整体图片,但先来看下图显示的8个主要因素:(1)教育,(2)竞争力,(3)创新和技术,(4)经济产出,(5)世界贸易份额,(6)军事实力,(7)金融中心实力,(8)储备货币地位。

下图显示在我研究的所有国家中每项实力指标的平均水平,主要权重集中在最近的三个储备货币国家(即美国、英国和荷兰)。[2]

上图中的曲线清楚地显示出国家兴衰的原因和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提高教育实力可以推进创新和技术,进而扩大世界贸易份额和军事实力,增加经济产出,建设世界领先的金融中心,在一定时期之后,构建起作为储备货币的货币体系。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其中大部分决定因素保持强劲,之后依据类似的次序跌落。世界储备货币就像世界通用语言一样,往往在国家开始衰落后仍然存在,由于人们已经习惯于使用这种货币,货币存在的时间通常长于国家实力持续的时间。

我将这种具有周期性和相关性的上行或下行变化称为大周期。

接下来,通过考察这些决定因素和其他一些影响机制,我将更详细地解释大周期。但在此之前,值得强调的是,所有这些实力指标的涨跌都与该国的兴衰吻合。这是因为这些优势和劣势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教育、竞争力、经济产出、世界贸易份额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会促使该国在其他方面变得强大或者疲弱,这是合乎逻辑的。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