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出差三人组”回家在即,他们在太空做的8个实验值得一刷再刷
文汇2022-03-29 09:27:59

神舟十三号飞船“状态良好三人组”已经在空间站中工作生活了5个多月,如今已经进入了“回家”的倒计时。从本周开始,他们就进入返回准备阶段了,在这半年的太空生活中,“三人组”一共开了两次“天空课堂”,做了8个太空实验,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讲上,航天员王亚平在翟志刚、叶光富的协助下,做了四个和水有关的实验。

1.浮力消失实验

乒乓球能浮在水面上?

在地球上,这似乎是常识,但在太空里呢?

王亚平老师把乒乓球放到水里,乒乓球并没有像平常一样,浮在水面上,而是停留在了水中。

这是因为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浮力几乎消失,所以乒乓球不能像在地面一样浮起来。

2.水膜张力实验

接下来,王亚平老师给学生展示了一个美丽的现象。使用一个金属圈和一个水袋,把金属圈轻轻地放入水袋,然后再慢慢地抽出,这时在金属圈上形成一个大大的水膜。

在水膜上贴上王亚平与女儿在地球上折的花朵折纸,花朵会发生什么?

在水膜的张力下,花朵旋转着慢慢打开,我们得到了一朵在太空中绽开的花。

3.水球光学实验

往刚才的水膜里注水,水膜“鼓”起来如同一个水球。给水球中注入空气,空气在水球中形成一个气泡。透过水球和气泡就得到一个正立的王亚平和倒立的王亚平,这是怎么回事?

4.泡腾片实验

将蓝色颜料注入水球,水球慢慢变成蓝色圆球。在地球上,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泡腾片分解的二氧化碳会释放出大量水泡,水泡不断涌出水面。

王亚平将半片泡腾片放入蓝色水球,只见水球不断变大,里面不断出现水泡,但是没有气泡从水球中跑出来。

黄色的泡腾片在蓝色水球中慢慢分解,一如我们的地球。

在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上,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演示了四个实验。

5.太空“冰雪”实验

在太空中点水成“冰”,是王亚平演示的第一个实验。当过饱和乙酸钠溶液遇到沾有结晶核的棉棒时,瞬间就变成了温热的“冰球”。

王亚平用一根沾有结晶核的棉棒触碰了这个小球,奇迹发生了!

“冰球”不冰,反而摸上去有点热,是因为溶液在析出晶体时释放出了热量。

6.液桥演示实验

液桥演示实验”为同学们展示了表面张力的神奇作用。

首先,王亚平拿出了两块透明的液桥板。由叶光富将航天员平时所喝的饮用水慢慢倾倒在液桥板上。

王亚平提起两块液桥板,让它们表面的水球不断靠近,直到靠在一起。一开始,两个水球在刚开始相碰的时候不太相容。

慢慢地,它们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座“小桥”。当王亚平再要把液桥板拉开——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水将两个液桥板连接在了一起。

你可以再观察一下,桥的两端哪一端比较粗?

7.水油分离实验

王亚平手里拿着的瓶子中装了两种液体,一种是透明的饮用水,一种是黄色的食用油。

由于水的密度大于食用油,所以在地面当把两种液体混合之后,油会浮在水的上面,形成稳定的分层现象。

但在太空,水油混合后,又会发生什么?王亚平与地面课堂的同学,同时摇晃起了装有水油液体的小瓶。

经过摇晃,天地课堂中的小瓶中,水油均已混合。可当静置片刻后,地面课桌上的水油液体很快就在重力作用下稳定分层。可太空中的水油混合液,却没有分开。

王亚平问现场同学:“在太空中,需要怎么做,才能让水油分离开?”

有同学回答:当抡起水杯做“水流星”运动时,水被甩到杯底了。由于水比油密度大,或许将小瓶子甩起来,水也会沉到瓶底,应该就能实现水油分离。

于是,叶光富就在天和舱内,甩起了小瓶子,启动“人工离心机”。

的确,虽然失重环境下水油无法自然分离,但是它们的物理性质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人们可以利用它们的密度不同,使用旋转的方式,借助离心作用,来使它们分离。

果然,天和舱内的水油混合物,也成功分离。

8.太空抛物实验

首先,王亚平请出了最近的“顶流”冰墩墩。她先是轻轻空抛,让墩墩在空中翻了个身。此时,冰墩墩并没有像在地面上一样下落。

接下来,她就和叶光富玩起了一来一回的“扔墩墩”游戏。

冰墩墩并没有像在地面一样下坠,而是沿着抛出的方向再做近似匀速运动。这跟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现象相同的。

作者:沈湫莎 许琦敏

图片:视频截图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沈湫莎 许琦敏
选稿:郑闻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