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0 万中介出走,加盟商赔本出局!“中介头子”,扛不住了?
ZAKER网2022-03-28 14:01:28

作者 | 猫哥

来源 | 大猫财经 ( ID:caimao_shuangquan )

最大的中介也扛不住了?

去年贝壳的营收虽然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807.52 亿,但是从盈转亏,市值也从最高点跌去了 90%。

最近,内部又爆料说,贝壳开启了新一轮的裁员计划,部门主管接通知,优化本部门 10% 的员工,优化集中在新房和二手房的事业群。

当然,贝壳很快就做了回应," 没有整体优化调整计划 ",动态调整属于常态会的优化机制,不存在比例、数量等要求。

" 没裁员 " 的回应属实在意料之内,这事儿还真没几家敢大方承认的,而且,贝壳也确实 " 优化 " 过一批了。

去年 10 月,贝壳就有了裁员传闻,波及的范围还挺广,有 20 多名中高层领导陆续离职,从总监到副总裁,甚至有人直接放弃了期权离开。

当然,职能部门和基层中介被裁的也不少,老员工定个高目标,完不成的走人,新员工的考核严一点,然后不予转正,一项金融业务调整,就优化掉了不少人。

裁了多少?贝壳没明说,但是财报写的挺清楚,半年报时,说还有近 54.9 万中介,到了年报的时候,人数已经变成了 45.5 万多人。

上半年招兵买马,下半年抓紧裁员。

半年的时间,里外里有近 10 万中介,从贝壳的报表里面消失。

除了裁员之外,贝壳还在 " 裁店 ",关了一批效益差的门店。

关了多少呢?报表显示,1830 家店。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的加盟店,而不少加盟店的投资者觉得自己被割了韭菜,奔着赚钱来的,但是最终亏本出局。

当初为啥加盟呢?

背靠大树好乘凉。

房产中介这活儿,确实需要品牌背书,自己单干开单太难了,贝壳恰好有品牌," 德佑 "、"21 世纪 " 等品牌被贝壳收购后,也开放了加盟,背靠最大中介机构,赚钱应该不难吧?

但实际上这种加盟制的问题很快就出现了。

贝壳收的是加盟费和装修费,店面是需要独立运营的,店开起来了,想赚钱并不容易,想拿到当初设想的资源,也并不容易,房源、流量扶持、签单,都没想象中那么顺利,房租、水电和员工工资,却是每天的必要支出。

小店东本身资金就不充裕,再遇上市场调整,开店基本上意味着赔本,有店东刚开业就遇到调控,没多久就亏了 30 万,但不得不继续往里面扔钱,他们想的是,如果后市好了,有机会赚回来,但现在认赔,30 万就真的打水漂了。

规范的加盟商赚不到钱,不规范的加盟商已经开始不择手段了,拿钱跑路,居然成了常见的事儿。

有坑客户的,员工卷客户的房款跑路的;

有坑自己人的,店长卷了中介们的佣金跑了;

还有统统都坑的,公司法人直接卷了公司的钱跑了,2019 年,湖南就曾曝光过长沙德佑加盟公司法人携 2000 余万元购房款失联的事件。

而贝壳对加盟店的管控更是有限:摘牌、门店断网、处罚整顿。

但人都跑了,罚谁,整顿谁呢?

" 被割了韭菜 " 的加盟商叫苦不迭,而 " 割韭菜 " 的贝壳也不容易。

2021 年开年,贝壳是风光无限的。

前一年扭亏,赚了小 30 亿,然后上市了,市值还不错,一度高达 6000 多亿,创始人左晖成为 " 地产首富 "。

但没多久,噩耗传来,2021 年 5 月,贝壳的主心骨左晖去世,这对贝壳的打击是致命的,到了下半年,更是是连续遭打击。

7 月份,传闻称中介费要调整,不得超过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 3 倍,要是真的,影响不小,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房价动辄 1000 万起,中介费能缩水 70%;

8 月份,深圳、杭州等城市自己搞了平台," 官办中介 " 呼之欲出。

虽然最后都没有落实,但是对于贝壳的影响还是很大,10 月传出裁员消息,12 月又遭遇浑水做空,虽然浑水最终没能从贝壳身上讨到什么大便宜,但是后来美国对中概股动手,还是让贝壳市值损失惨重。

怪谁呢?大概是怪大环境,2022 年开年,左晖的接任者说,2021 年 " 空前艰难 ",财报数据不好看,营收到了 807.52 亿的高峰,但是净利润又回到亏损状态,5.52 亿的亏损值,打回到 2017 年。

为啥亏钱?

房子不好卖了,主营业务二手房和新房都不太行,房企都挺不住了,渠道商的日子也没有那么好过,交易量直接影响收入,上半年膨胀冲规模,下半年又收缩保收入,中介们看市场,也没那么准。

卖房的路子不好走,拓展新业务的路子也不顺。

现在,贝壳在发力的是装修,广告铺了不少,北京的公交站已经被 " 被窝 " 占领了,但是业务并不好做。

天眼查的信息显示,被窝的前身是 " 万链 ",由万科和链家合资的,当初想的是,万科有房地产开发和精装修交房的经验,而链家有中介网络,强强联合,那还不得霸占装修一方市场,

但是成立 6 年多,始终没啥存在感。

2022 年,万科宣称房地产进入 " 黑铁时代 ",然后专注房地产去了,撤资不陪贝壳玩了。

虽然贝壳还有去年 80 亿收购的圣都,但除新房二手房之外的其他业务只占收入的 3%,装修业务自然就更少了。

贝壳的客户也不太买账," 我刚买完房,装修的电话就来了 ",是不是全然没把客户的隐私当回事儿?

除了装修外,赖以起家的租房业务也被吐槽得厉害,真房源喊了这么多年,居然又回到了当初的起点,玩起了当年左晖怒喷的 " 假房源 " 那一套。

本来口碑就不怎么好的中介业务,被骂得更厉害了,以至于在后来各种飞单、跳单的事情出来,占法理的中介,都要被喷上一喷。

但即便如此,也不得不承认,贝壳依然是中国最大的房产中介机构。

现在,可能贝壳们也在等待救市政策了,今年的 3 月份开始,日渐惨淡的市场,终于又迎来一波救市的声音,给买房减压,力度还真不小:

首付降了,不少城市把首付从 30% 降到 20%,一下能少拿不少钱,南通、赣州、温州、蚌埠、佛山、自贡、福州、昆明、重庆等城市均已出台降低首付的政策;

贷款利率降了,比如苏州,以前的房贷利率是刷上限,一度超 6%,全国前列,然而下调起来也挺狠,从 6% 到 4.8%,再进一步到 4.6%,与 5 年期及以上的 LPR 持平,原来的加点变成了 0,而且商贷 1-2 周就到账;

多年从严的限购限售也开始松动,郑州取消了 " 认房认贷 ",哈尔滨也取消 2018 年的调控政策,而此前的政策中包含 " 主城区 6 区新房限售 3 年 "。

就连已经酝酿多时的 " 房地产税试点 ",也" 暂不具备扩大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

大力度的政策,频繁的为楼市吹暖风,不少地方就差大声呼喊出 " 买房 " 了。

贝壳翻身,可能就要靠这股暖风了。

选稿:地产观察
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合作联系:东方地产dichan@em.eastday.com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