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电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追寻“帕米尔雄鹰”拉齐尼·巴依卡的精神原点
新华社2022-03-24 21:18:00

“2004年,拉齐尼·巴依卡从父亲手中接过了牦牛鞭,走上了一家三代72年的护边路。每年他都会和戍边战士一起给界碑上的‘中国’二字描红……”

这是正在热映的电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的片段。影片讲述了拉齐尼接过祖父、父亲巡边卫国的牦牛鞭,在边防一线几十年如一日地守卫国土的感人故事,并再现了他冰湖救人最终牺牲的英雄壮举。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认为,影片将鲜明的民族风格与爱国主义大主题结合,获得观众高度评价。

电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宣传海报

电影的创作是追寻拉齐尼精神世界原点的过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任彦宾介绍,边防连刚成立的时候,拉齐尼的爷爷就自告奋勇地为戍边战士做义务向导。23年后,他的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接过了牦牛鞭,继续为国巡边。拉齐尼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

“我们在影片中用大量篇幅讲述了在帕米尔高原上塔吉克族群众和边防官兵亲如手足、相濡以沫的场景,包括在极端暴风雪天气‘狼影红月’下,塔吉克族护边员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为边防战士送去物资;戍边战士刘红军退伍后仍坚守高原为娃娃们修筑一条平安上学路,最后不幸牺牲……”影片出品人、编剧高黄刚介绍说。

耳濡目染下,这种爱国奉献的精神在拉齐尼幼小的心灵扎下了根,成为他在平凡中铸就伟大的精神原点。

天山电影制片厂党委书记荆鲁洲表示,作为传记类电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完成了追寻拉齐尼精神世界原点的任务。从精神原点出发塑造出可信可亲可爱可敬的拉齐尼,触及观众灵魂中最震撼的东西。

电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剧照

万山之巅,酷寒之地,英雄的精神在帕米尔高原上传承,激励、鞭策着每一位电影主创人员,让他们百折不回、坚韧不屈,努力用光和影打造中国梦的新疆篇章。

为了把英雄人物塑造好,天山电影制片厂160余人的拍摄团队每天跋涉在帕米尔高原之上,牵着牦牛穿过茫茫雪域,忍受刀割般狂风和刺骨严寒。

“演员们基本上都是非专业出身,他们边吸氧边坚持拍摄。”天山电影制片厂编剧李牧时说,“我们都憋着一口气,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拉齐尼拍好、演好、呈现好。”

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在冰湖里救落水儿童的场面,拉齐尼的扮演者库提克江·艾沙胡加十几次跳入冰水中,冻得浑身打战,话都说不出来。

谈及饰演角色遇到的困难,他说:“每个人都被拉齐尼的牺牲奉献精神鼓舞着。同拉齐尼吃过的苦比起来,我们这点苦算得了什么?”

电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剧照

“拉齐尼崇高的精神始终感染、鼓舞和鞭策着我们。为英雄树碑、为楷模立传,是我们的光荣。”荆鲁洲说。

影片以群山低吟回响结束。

“帕米尔是你的胸膛,昆仑是你的脊梁,冰山不畏惧风雪,你就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勇敢的鹰,时代捍卫人民安康,燃尽一生化作不灭的光。”影片主题曲《勇敢的鹰》这样唱道。

雄鹰,被塔吉克族视为神圣之鸟,而人们把拉齐尼·巴依卡称作“帕米尔雄鹰”。对这个屹立在雪山之巅的“时代楷模”,观众满怀敬意。

记者:杨皓、邵艺博、孙哲

作者:杨皓、邵艺博、孙哲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