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朋友圈流传挖野菜攻略?专家紧急提醒:挖野菜安全风险相当高!
上海杨浦2022-03-23 19:44:44

春季,土地里的

一些“野菜”开始生长

有市民误认为野菜营养价值高

加上近日网上流传一些

“封控小区挖野菜攻略”

“野菜大图鉴”等

吸引不少居民在小区绿地寻觅野菜

对此,沪上多位植物专家

发出紧急提醒

劝说市民不要擅自挖取小区内的

野菜、树根、竹笋、种植土等

不仅破坏自然环境

还有相当高的安全风险

尤其是许多小区

会定期喷洒除草剂、杀虫剂等

居民挖到的野菜或许

浸润过这些有害物质

野菜“身世”不明,风险高

网上流传的文章,本意是为了科普,但逐渐被“包装”成了“封控小区挖野菜攻略”。野菜是指可以当作蔬菜或用来充饥的野生植物的统称,非人工种植,自然生长,一般食用部位包括根、茎、叶、花、果等,如二月兰、鱼腥草、车前草、蒲公英、枸杞、香椿、榆等。

二月兰,又名诸葛菜

据悉,目前上海的野生蔬菜约有120多种。其中荠菜、草头等备受消费者喜爱,如今已像蔬菜一样,实现了长年的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但是!小区绿地、公园内采摘的野菜,其生长环境和过程均不可控,“身世”不可追溯,食用有很大的安全风险。

比如,在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土壤中生长的野菜,大量食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长在路边的野菜,可能长期被汽车尾气侵害,含有高含量的致癌物多环芳烃。许多公园和小区会定期喷洒除草剂、杀虫剂等,普通市民很难辨别自己采摘的野菜是否浸润过这些有害物质。

一些有毒植物的长相酷似野菜

专家还指出,采摘、食用野菜有较高的植物学门槛,有些有毒植物的长相酷似野菜,没有经验根本看不出来,缺乏相关知识经验的市民很容易因此导致腹泻或中毒。

草头和白车轴草很相似,虽然白车轴草也可以食用,但常作为药用,所谓“是药三分毒”,当成草头大口大口地吃,是有风险的。

草头和白车轴草(右图)

荠菜和蒲公英,乍一看很难分辨

荠菜和蒲公英(右图)

此外,多数野菜性寒、味苦,吃多之后容易引发肠胃不适。部分野菜含有可致敏物质,某些体质特殊的人群大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一些野菜加工时,如果没有充分用清水浸泡、开水焯烫,本身的天然毒素没有去除干净,也会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不擅自采食木耳、野果

除了野菜,一些绿化规模较大的小区还可能有木耳和野果,同样建议不要擅自采摘和食用。

上海林业部门的专家表示,木耳是寄生在树木上的真菌类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来源于所寄生的树木。如果树木有毒,那么木耳的生长过程多多少少会吸收树上的毒素。

比如香樟木,含有烷烃类、酚类、烯类和樟醚等成分,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所以香樟木上的木耳不能食用。

就算是没有毒素的树木长出的木耳,刚采摘时,也不能食用,因为其含有一种名为“卟啉”的物质,食用后,可能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甚至产生皮疹、水泡、水肿等症状。

只有木耳经过充分晾晒后,卟啉在阳光下分解,再经过泡发和清洗,才能放心食用,整个“去毒”过程需要一定的食品加工经验。

近日,上海不少小区和公园内能寻觅到野樱桃等野果。但专家提醒,在户外不要贸然采摘食用自己不了解的野果。2016年春季,上海就发生了一起摘食樱桃后被“毒晕”的事件,一位来自浦东高桥地区的游客,因感觉口渴,在上海一公园内摘食了5颗樱桃,没多久便出现了腹痛、头晕症状,晕倒在地,所幸经急救后,没有大碍。经食品安全专家分析,可能是游客咬碎并咀嚼了樱桃核,导致果核中含有的氰甙析出,氰甙在人体内会转化成氰化氢,使人中毒,甚至会麻痹呼吸中枢。

据介绍,目前全世界已经发现的氰苷大约有50多种,其中最有名的是苦杏仁苷,在苦杏仁中的含量大约是2%到4%,氰苷含量比樱桃等其他蔷薇科植物高。

专家表示,连核带果一起吃樱桃可能会有风险,出于最谨慎的考虑,建议不要食用果核。如果不是刻意去嚼它们,吃正规渠道购买的樱桃等水果导致中毒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如果要拿水果榨汁而不加热,那么建议去核后再加工制作。

垂丝海棠的果,胃溃疡及胃酸过多患者忌食

此外,野果并没有太多食用价值。专家表示,未经驯化的品种可能有毛刺、味道显得比较涩,未成熟时可能含有令人过敏的物质;而驯化过的口感、外形会改善,令人体不适的物质也会减少。

选稿:蒋昕婕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