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来立遗嘱?
有人想把财产捐献给国家;有人想确保自己的财产一定交给自己的孩子;有人想用财产感谢朋友对自己父母的照顾;还有人处于离婚冷静期,通过立遗嘱来保证自己的财产安全……
■微博截图
在昨日发布的《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中,对22万份遗嘱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2021年,前来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人已经远不是成立之初,为了处置身后财产、减少家庭矛盾的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80后”人群立遗嘱数量暴涨、尚处在“冷静期”内的离婚人士,甚至有把财产捐献出去的各年龄段爱心人士。立遗嘱已成为人们自主决定财产处置方式的有效保障方式。
126人立遗嘱把财产捐献出去
2021年8月,一对老夫妇严老先生和刘阿姨在中华遗嘱库立下遗嘱:房产相互继承,两老去世后由女儿居住,女儿去世后,将房产捐赠给国家。
他们表示:自己在军队从医20余年了,知道国家科研工作需要资金支持,将房产捐给国家作为科研启动资金,觉得很有意义。
2021年8月,家住上海的吕阿姨母女来到中华遗嘱库上海第二服务中心,表示要立遗嘱捐出价值千万房产。
吕阿姨名下有一套房产,她打算立遗嘱把财产留给女儿,由于女儿没有结婚的打算,以后也没有继承人,于是主动提出将来把遗产全部捐给国家。
完成了立遗嘱这件事,吕阿姨母女俩“感觉很开心,心事终于放下来了”,“我要把我的房产全部捐给国家,用于脱贫攻坚也好,用于慈善事业也好,希望将来我的遗产可以捐献给有需要的人”。
在去年,多则订立遗嘱把财产捐献给国家的新闻感动到了社会上很多人,根据中华遗嘱库的数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26人立下遗嘱,在去世后将财产捐献出去。
■根据数据统计,2021年在中华遗嘱库立遗嘱的人当中,有3.05%的人将遗产指定给子女、孙辈、配偶等亲人之外的人或机构
自中华遗嘱库推出“遗产捐赠”服务,根据统计,这126份遗嘱中,财产捐赠对象为公益组织的,占比超过80%,其余捐赠对象则包括:党组织、公益机构、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等。
通过订立遗嘱捐赠财产,可以为这份财产设立遗产管理人或慈善信托,比如遗嘱人去世后,委托受托人将遗产交给慈善基金会,也可以通过设立慈善信托,或直接向受益人捐赠。
需要提醒的是,通过订立遗嘱捐赠的财产必须是合法财产,本人对财产享有处分权,同时,在捐赠的财产数额上,没有条件或限制。
与普通捐赠不同的是,遗嘱人可以随时修改自己的意愿,随时可以增加、减少捐赠的规模,或者撤回捐赠。
为未雨绸缪,80后立遗嘱人数暴涨13倍
44岁的蒋楠(化名)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都是退休教师,丈夫经营着一家小微企业,孩子也才上小学五年级。
“看电视剧的时候,才发现如果自己不在了,婆家娘家还有老公未来再婚的家,孩子未来可能要面对三个家的狂风暴雨,太可怜了,作为母亲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财产确保给孩子,立遗嘱是最正确的选择!”
35岁的刘雪(化名)是家里的独生女,她单身一人,没有结婚。刘雪家境优渥,父母都有一定的资产。
她说,要把自己名下的一套房产留给朋友。原来,她朋友和她父母关系特别好,就像家里的第二个女儿。刘雪担心万一自己以后有什么意外,希望好朋友能够像她一样去孝顺她的父母。
“我知道,即便我什么也没有留给她,她也一样会照顾好我的父母,但我不想让她白白辛苦。”
42岁的丁女士家住上海,是一名单亲妈妈,唯一的儿子今年17岁。
丁女士表示,考虑到自己以后有可能再婚,为了防范再婚带来的财产风险,决定订立遗嘱,将自己的财产留给儿子。
截至2021年12月31日,“80后”人群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一共有1986名。据统计,“80后”的遗嘱保管数量从2017年的73份,上涨至2021年的982份,五年间增长近13倍。
从数据上来看,80后的财产以房产为主,存款为次。通过分析发现,“80后”订立遗嘱的人群中,都是属于家庭内部无纠纷、且本人身体健康,订立遗嘱更是希望“未雨绸缪”“避免财产下落不明”和“照顾家人”。
对于80后立遗嘱数据暴涨情况,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表示,与近年来爆发新冠疫情有一定关系,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80后”,肩负着家庭、社会等巨大压力,而且面临着年迈的父母、年轻的配偶和年幼的孩子,背后的家庭关系和利益格局更加多元,使得他们不得不思考及早订立遗嘱。
立遗嘱成离婚人士“刚需”?“冷静期”实施一年 离婚不成先立遗嘱
2021年国庆节后第一个工作日,位于西交民巷73号的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一服务中心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一位前来咨询遗嘱的梁女士,在中华遗嘱库偶遇了自己正处在“离婚冷静期”的丈夫。
原来,9月份梁女士和丈夫张先生选择到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办理离婚手续。根据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两个人需要经过30天的冷静期才能正式办理离婚,也就是说到他们离婚至少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梁女士咨询了律师意见以后,发现在离婚还没办理完成的情况下,万一自己有什么意外,丈夫能合法继承到自己的遗产,这太出乎她意料了,于是她第一时间找到中华遗嘱库问如何立遗嘱。
没想到,丈夫也有同样的担心,也在律师的陪同下到中华遗嘱库咨询,于是就出现了前面戏剧性的一幕。
“婚姻状况出问题,家庭财产处置更需要‘预谋'。家庭情况复杂的人士,为了避免自己的财产损失,选择来咨询订立遗嘱的人也比较多。”陈凯说。
从数据看,说明离婚离异人群依然是订立遗嘱的“刚需人群”。
白皮书数据显示,2021年订立遗嘱人群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占比达70.7%。再婚人士比例五年间呈现出小幅上升趋势,从8.24%至10.46%;离异人士比例逐年上升趋势明显,从7.53%上升到11.82%。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