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宅家期间“音”爱“艺”起,让我们云游上博
周到2022-03-17 14:09:14

本是春光明媚的时节,疫情却如“倒春寒”一般,拽住了我们出行的脚步,音乐厅、博物馆、美术馆不得不暂时关闭。在这段宅家的日子里,上海市文旅局联手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馆、上海交响乐团等与大家云相约,让大家“音”爱“艺”起,在云上相约,感受城市文化和城市的温度,一起守候希望。

云游上博其实相当简单方便,只要手机扫码进入上海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就可以通过“GO上博”、“IN上博”、“HI上博”三个栏目任意云游。

线上看“盛世芳华”展

比如,我们要想了解上博今年3月10日刚刚开幕的“盛世芳华——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的话,只需点击“GO上博”栏目中的“盛世芳华”,即可进入展览。虽然目前还看不到三维展厅,但数字版“盛世芳华”展中内容还是相当丰富,我们可以点击30件重点展品,领略展品知识、了解文物捐赠人的感人故事。

上博的常设展厅阵容十分强大,从一楼的中国古代青铜馆、古代雕塑馆一直到四楼的中国历代玉器馆、中国明清家具馆,浩瀚磅礴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华扑面而来。我们可以在手机上选择自己喜欢的门类慢慢逛。

我们来到云上的上博中国明清家具馆,点击每一件重点展品,都会有详实的图片和文字介绍,还有馆方研究人员对展品的讲解音频可听。你还可以在手机上一秒切换到上博的其他展厅去,云游上博,就是来享受线下参观无法达到的便捷。

上博历年来好展不断,你可能漏掉了不少展览,不过没关系,云游上博可以弥补这一缺憾。点击“IN上博”的“特展回顾”,上博近年来举办的各项大展尽收眼底,点击其中任意一个展览,就可以领略展览内容、展品图片、文字详解,有的还配有语音导览。

“上博课程”与您云相约

“上博课程”是云游上博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知识库。其中,有根据上博举办的各项大展而推出的讲座视频,有名家荟萃的上博讲坛,还有特别拍摄的“无障碍导览”视频等。

“无障碍导览”视频挺新鲜的,内容包括“如何参观博物馆”、“十件必看精品推荐”、“青铜器上的神秘纹饰”、“古代陶瓷烧造的奥秘”和“唐代人的生活”,不但将文物知识打通,还配有手语讲解,平时去上博参观,还领略不到这样的风景线呢。

据了解,上博现有10个系列、248个课程视频、3600分钟线上内容,在此基础上,还将进一步推出“明清外销瓷”等课程系列,跟大家云相约。

上博的线上视听节目

上博的线上视听节目内容也十分精彩,分“上博播客”和“上博节目”两部分。在“播客”部分,有根据上博曾经举办的“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而推出的六集“唐代沉船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讲解音频,由专家讲解展览背景、重点展品和文物背后的故事,音频十分贴心地配上了字幕,还配上了延伸的知识点,比如讲到“黑石号沉船”上的唐代文物时,配上了关于正仓院、何家村窖藏、南青北白、粟特等相关的知识介绍。通过一个展览的点,延伸到整个中国唐代文物的面。

在“上博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上博各项大展为背景而进行的专家访谈、戏剧表演、古代书札朗诵等视频,让云游上博获得不一样的展览之外的体验。

有难度的“冷知识” 

特别设置的“问问上博”环节也很精彩,里面有“请提问”、“冷知识”、“热话题”等小栏目,尤其“冷知识”栏目里的冷知识问答,绝对属于“五星级”的。比如“青铜器里为什么有的鼎有盖,有的鼎无盖?它们在功能、等级方面有区别吗?”“十五世纪中期云龙纹大缸是用作油灯或养鱼的吗?”“当看到一幅刺绣作品时,怎么判断这件作品是不是顾绣?”这些问题你能答得出来么?

在“HI上博”这个栏目里,我们可以直接链接到上博官网,在那里,有内容丰饶的“云上博”,我们可以找藏品、游场景、看网展,你可以快速找到上博的重头藏品,通过三维效果看上博曾经举办的大展,而网展,则是上博特制的几个网上展览。

云游上博看特制的网展

逛“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的三维展厅

很多人喜欢看三维展览,只需用手指指点点,就可以在虚拟展厅里随意穿行。你可以快速浏览,也可以点击放大某一件展品,了解详情,获得在博物馆实地参观时完全不同的舒适体验。

博物馆是公众终身学习之所,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让我们云游上博,获得更多知识和美好的精神享受。

扫码获取上博更多精彩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詹皓

作者:詹皓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