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讲给孩子的冬奥课:比赛结束了,这些温暖的瞬间会一直在……
上海嘉定2022-03-14 17:17:56

3月13日,北京冬残奥会闭幕,至此,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都已圆满结束。

冬奥会让我们难忘的并非只有可爱的冰墩墩和雪容融,还有开幕式上小朋友们的鸽子灯、各国代表团好看的羽绒服、张家口的山和雪、首钢园里的大跳台与冷却塔、运动员们驰骋冰雪的速度与激情……冬奥会不但是无敌带货小能手,它还带给人们无尽的热爱、快乐与梦想。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很美很中国

冬奥会开幕当天

恰逢“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春”

也是一年“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

“二十四节气”

代表着一年的时光轮回

也代表人与自然和世界相处的方式

用它来倒计时

体现中国人对时间的理解

“立春”之日

冬奥会开幕

也寓意着各国朋友

共同迎接一个新的春天

同时,北京冬奥会

是冬奥会历史上的第24届

每一个节气的后面

都是一句脍炙人口的古老诗词

既是一种诗情画意

又非常燃爆

这就是中国人的浪漫!

很美很高级

每一帧都是壁纸

他28岁,却长着50岁的脚

作为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冠军

武大靖在北京冬奥会依旧表现出色

在短道速滑混合接力决赛

和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

分别获得金牌和第四名

因为常年穿着冰刀鞋训练

武大靖整个脚部严重变形

△武大靖的脚严重变形

此前在参加一档节目时

武大靖曾平淡地描述自己那双

遍布着伤疤、老茧和骨头变形的脚

“我有一双很丑的脚”

武大靖的脚让无数网友心疼

可正是这双脚

托着中国队的梦一次次起飞

获得首金

2月5日,

曲春雨范可新张雨婷武大靖任子威

在北京冬奥会

短道速滑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决赛中,

中国队成功夺冠

兼顾学习滑雪,3年时间完成4年课程

如果说北京冬奥会上

哪位运动员最受关注

中国选手谷爱凌

可能是大多数人给出的选项

2月8日

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谷爱凌夺得金牌

谷爱凌表示

参加北京冬奥会一直是她的梦想

平日里,谷爱凌保持高度自律

每天保证10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在工作学习之余坚持写日记

在训练时把每个动作做到最好

为了避免打乱节奏

在雪上训练时

她能一连好多个小时

不吃东西、不喝水

为兼顾滑雪与学习

谷爱凌高中阶段

用3年的时间完成了4年的课程

那段时间,工作日全是上课、考试

周末也被训练占满了

“全身心投入做好每一件事”

就是谷爱凌的成功“秘笈”

她眼睛意外受伤,仍坚持重返赛场

2月7日

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资格赛

赛前训练中

中国队“00后”小将杨硕瑞意外摔倒

额头和左眼眼角处受伤

“虽然受伤了,但我的意志还在”

简单处理伤口后

她做出了重返赛场、带伤出战的决定

随后,她带伤完成三次跳跃

虽然在滑下跳台时

会因伤看不清地面

但她三轮的成绩却一轮比一轮高

杨硕瑞最终未能晋级

但勇敢无畏、拼尽全力的她

已在闪闪发光!

他曾一周滑坏4块雪板

2月7日

17岁小将苏翊鸣

在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

完成超高难度五周转体1800

最终斩获银牌

为中国队创造了该项目历史最好成绩

“翊鸣惊人”的天赋背后

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

从4岁接触单板滑雪开始

苏翊鸣一直在努力

为了掌握新的高难度动作

同一个动作

他可以每天重复练习6个小时

由于训练量较大

他还曾在一周之内滑坏了4块雪板

但苏翊鸣说

自己并不觉得累

“因为我享受这件事

在过程中可以找到我喜欢的乐趣”

原来,努力和热爱

才是最好的天赋

她快50岁了,却还在创造历史

在北京冬奥会上

还有一位堪称伟大的“前浪”:

来自德国的速滑老将

将满50岁的克劳迪娅·佩希施泰因

踏上北京冬奥会赛场

也让她成为

史上年纪最大的女子冬奥选手

在她过往参加的七届冬奥会里

她曾收获过5金2银2铜

△年轻时的克劳迪娅·佩希施泰因

在2月5日的女子3000米速滑比赛中

她虽最终排名“倒数第一”

但仍收获了观众冠军般的掌声

意气风发的少年让人眼前一亮

但通过努力

克服年龄带来的运动局限

同样值得赞叹

“我是笑着滑过终点线的”

佩希施泰因说

“10年前就有人说我老了

但我很骄傲

因为我现在还能和年轻人同场竞技”

除了速滑运动员的身份

佩希施泰因还是一名警察

或许,她就是那个

“滑冰最快的警官”吧

他从悲伤中爬起,替哥哥完成心愿

2月6日晚

北京冬奥会男子单人雪橇结束

第三轮滑行

格鲁吉亚选手萨巴·库马里塔什威利

名列第31位

虽与奖牌无缘

但他已经完成了堂哥的心愿

△萨巴·库马里塔什威利图源/新华社

12年前,萨巴的堂哥

21岁的雪橇运动员

诺达尔·库马里塔什威利

在一次正式训练中不幸丧生

库马里塔什威利家族

是格鲁吉亚的雪橇运动世家

面对如此悲剧,当时只有9岁的萨巴

立志要完成堂哥的愿望

参加一次冬奥会

既是为国争光

也是为了自己家族的荣誉

萨巴说:

“我永远不会忘记2010年发生的那件事

但诺达尔带给我的不只是悲伤

更多的是力量”

战胜恐惧

从悲剧中走出、前行

这对兄弟的故事与奖牌无关

却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真实注脚

“冬奥”之旅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最近大火的“豆沙包小姐姐”

马耳他运动员

珍妮丝·斯皮泰里有了新宠

她对豆沙包和麻团的爱意

引得网友们纷纷留言

觉得她可爱又励志

开幕式时

她和很多别国运动员一样

专门发了一条视频

记录自己

作为执旗手的所见所闻

并特意夸赞了中国的志愿者

“谢谢你们让这场盛会尽善尽美”

她表示,对中国最大的印象

就是这里的人们都很友好

她喜欢专门拍视频

分享各式各样的冬奥见闻

尤其是各种美食

牛肉、英式焗豆

土豆杂粮、土豆鸡汤

她超爱的豆沙包……

AI手语主播助力冬残奥会新闻播报

中国体育代表团冬残奥会首金报道中

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

就陪伴听障人士

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夺冠时刻△在冬季两项男子6公里(坐姿组)比赛中,刘子旭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北京冬残奥会首枚金牌。

5次登上领奖台,发型不重样

3月12日,

中国选手张梦秋

第5次来到北京冬残奥会

延庆赛区颁奖广场,

相比前4次领奖时的

“麻花辫”、“爱心辫”、

“六小辫儿”、“蝴蝶结”,

不出所料,

这一次她又换了新造型!

“我这个新发型叫‘小猫’。

”张梦秋说,5次登上领奖台,

发型都是队里的翻译

和队友们帮着琢磨的,

而且这个“造型团队”工作越来越熟练,

就拿“小猫”发型来说,

只用了大概15分钟就完成了。

冬残奥会花束里多出的那朵小蓝花象征坚强

你发现了吗?

北京冬残奥会运动员领奖时,

手中的颁奖花束

跟冬奥会的花束不太一样。

冬残奥会颁奖花束

不仅丝带颜色有变化,

花种类也多了一朵

“象征坚强”的蓝色波斯菊。

这些用手工编织而成的绒线花

不仅蕴含着节俭、

可持续的办奥理念,

还寓意着美好和坚强,

被人们称为“永不凋零的荣耀之花”。

不舍说再见!

冰墩墩雪容融都下班了

有人说:“冬奥结束了,心里空落落的,仿佛经历了一场微型失恋。”

有人说:“体育的快乐好纯粹,笑泪都动人,我为运动最原始的魅力所折服,我被人类最直接的悲欢而感动。”

有人说:“世界各地的人再次相聚、竞技、交流、互通,在被疫情凝滞了许久之后,我们太需要这种活力了,它几乎是一声有力的呐喊,特别提气!”

也许,这些就是奥运的意义吧。

选稿:常善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