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沪上中小学今起开启线上教学:如何确保学习质量“不打折”
文汇2022-03-14 06:25:15

本报资料图

根据最新疫情防控有关部署,3月12日起,上海市中小学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今天,沪上中小学生正式通过上海微校、有线电视、IPTV、上海教育电视台、电脑、平板(Pad)、手机等多种平台和终端听课。

那么,“空中课堂”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有何不同,需要哪些方法和技巧?初三高三毕业班学生的“空中课堂”有哪些新增内容?日前,市教委教研室相关专家总结出了线上学习“秘籍”,确保在线学习质量“不打折”。

做一张“一日生活表”,让居家学习井井有条

市教委教研室专家们建议,学生们可根据全市统一发布的课表,做一张属于自己的课表或者一日生活作息表,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让居家学习也能井井有条。

此外,在线学习的“硬件”要准备好。学生和家长在电视机前合适的距离放一张书桌(双眼与电视屏幕中央的距离是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5倍为宜),端正坐姿(“一拳一尺一寸”的正确姿势),准备听课,千万不要做“沙发土豆”。备齐教材、文具、课堂笔记本、学习材料等,以免中途拿取影响听课。

虽然是线上授课,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很必要。记者了解到,小学低年段原则上不做互动,其他年级部分学科根据情况可以在学校选定的平台上与自己的任课老师进行交流。老师的在线指导建议围绕视频课的内容展开,学生可以继续聆听老师对视频课要点的辅导,或者阅读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料,也可以向老师及时请教刚才视频课上没有听懂的内容。

眼耳手脑“互动”,提升在线学习的效率

如何提升在线学习的效率?这是不少学生和家长所关心的。对此,市教研室专家们给出了一些在线学习的新方法。

“空中课堂”每节课的时间比线下课堂短,学生们学习时要提高听课的专注度,跟着视频课的节奏进行思考,充分融入课堂,尽可能做到眼耳手脑并用。比如,看屏幕、听讲课,翻课本、看课本,记笔记、做标注,理思路、答问题……体现眼耳手脑“互动”。如果能通过这个阶段的在线学习,形成眼看、耳听、手记、脑想的协同学习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都将有益。

视频课有相当多的新课要学习,因此,提前预习是十分必要。建议学生们通过预先浏览教材或老师提供的预习资料,在有疑惑的地方做好标记,在笔记本上摘录课本标题或者内容要点,记录自己提出的问题,听课时重点关注老师对这些问题的讲解,这样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要确保听课的完整性。在学习过程中不随意走动,不吃零食,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听课时记笔记是一个好习惯。记笔记既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又不能遗漏重点。学会记关键词很重要,课后就能迅速回忆起主要的内容。这里可提供的一个学习诀窍是,老师PPT的标题往往是提纲挈领的关键词句,建议记录下来。老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的问题一般是这节课的核心问题,也建议做好记录。对有些不理解的内容,更要记录下来,或者在课本上做好记号。

给毕业班学生“加餐”,新增综合专题总复习课

转为线上教学,对于初三、高三的毕业班学生和家长而言是新的挑战。对此,“空中课堂”充分考虑到了毕业班同学的需求,精心准备了丰富的备考资源。例如,初三年级数学学科“名师面对面”栏目新增5节综合专题总复习课,这些总复习课着眼于初三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既有立意又有新意。

再如,初三同学都很关注的跨学科案例分析,从学科核心概念的阐述到跨学科知识网络的构建,从重视学科思维方法的培养到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空中课堂”也提供了满满的干货。

高三年级语数外物化生等学科的“空中课堂”课程资源播放已进入复习阶段,基本以专题形式开展,更利于同学们对专项知识的系统复习。

居家学习也要保护好视力和身体健康

考虑到学生长时间对着电视屏幕上课,眼睛需要充足的休息,“空中课堂”课间有20分钟的休息时间。建议同学们眺望远方,放松眼睛,或闭目养神,缓解疲劳。也可以站起来走动走动,做做室内操,放松身心。课间休息做眼保健操前,尤其要增强防疫消毒的意识,保证手部清洁。

居家在线学习,没有操场,没有器材,体育课却不能少。据介绍,体育老师已把教材单元重新组合,整体设计,聚焦“居家运动”,设计以体能练习为主的教学内容。如,小学阶段设计了韵律、武术、攀爬、跳跃、球类等十几个单元。同时,每节课均设计了趣味性的体能练习,还充分“因地制宜”,引导同学们尽量利用家庭有限的空间(客厅、卧室、过道等)和各种生活器具(凳子、椅子、床、地毯等),开展多种类型的练习、活动、游戏、比赛和亲子互动等。

作者:张鹏

编辑:施薇

作者:张鹏
选稿:朱雯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