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世界为何关注美国那些生物实验室?
中国新闻网2022-03-13 20:57:00

 (国际观察)世界为何关注美国那些生物实验室?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电 题:世界为何关注美国那些生物实验室?

 中新社记者 吴旭

 眼下,俄乌冲突仍在继续,却带出美国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俄罗斯国防部近日公布多份文件,披露美在乌开展“生物武器研究”。联合国安理会随之举行会议审议乌克兰生物安全问题,会上俄罗斯和美国相互指责。美方代表称,俄罗斯要求召开会议的目的是“散布不实信息”。俄方代表则回击称,“试图推卸责任的声音越大,就越说明戳中了问题”。

 俄方公布的信息引发外界强烈关注。由于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都十分重视生物领域的研究,同时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大量生物实验室,但其内部信息都没有对外进行公开。在这样的前提下,外界对于美国的生物实验室始终存在疑虑。

 美官员表态不一 疑点重重

 根据美方此前公布的数据,美国在乌克兰有26座生物实验室,美国国防部拥有绝对控制权。俄罗斯政府为此一直在强调俄方的担忧,指责美国在其边境附近开设实验室。据俄方最新公布的信息,在乌克兰已发现30多座生物实验室,并获得相关文件,这些实验室投入超过2亿美元。

 2月27日,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刊发了一篇美国防部“减少威胁合作计划”相关负责人罗伯特·波普的采访。波普称,乌克兰战事可能会危及位于乌克兰与美国有关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美方与乌境内这些实验室的人员已经失联。波普在采访中不否认美国在乌生物实验室的存在,但强调这些实验室只有用于和平目的的科学研究和疾病监测。

 美国驻乌克兰使馆官网曾公布过这些生物实验室的清单,但后来美方对使馆官网上有关资料进行了删除。在俄罗斯披露了美国在乌开展生物实验相关文件后,美国驻乌克兰使馆网站已无法直接访问到上述信息。

 俄罗斯国防部此次公布的文件主要揭露了美国及其北约盟友在乌克兰开展的生物武器研究,其中包括了研究“能够从蝙蝠传播给人类的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的多个项目。俄军方表示,这些生物实验室内存储了大量危险病毒,美国利用这些设施开展生物军事计划。

 令外界疑惑的是,相关情况被俄方曝光后,美方多名官员对此表态前后不一、相互矛盾。一开始,美国副国务卿纽兰在国会举行的听证会上称,乌克兰有生物研究设施,美方正同乌方合作,防止研究材料落入俄罗斯军队手中。美国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也称,美国“正在”或“至少曾经”向乌国内存在的生物实验室提供过协助。但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在新闻发布会上则强调,美国没有在乌“运营”生物实验室。他同时又表示,美国“参与”乌生物实验室的工作未超出在确保安全方面不定期的帮助范围。

 “黑料”频出 质疑声不断

 美军是否在乌克兰设有生物实验室一事是俄乌、俄美间近年多次争论的焦点。乌克兰国际文传电讯社2020年5月报道称,美乌协议的一部分只是旨在对位于敖德萨、哈尔科夫、利沃夫、基辅等地区的实验室实施现代化改造。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对此报道称,有关表态集中在2020年5月,是因为当时在新冠疫情高峰期间,乌克兰反对派在最高拉达(议会)提出了一项质疑:乌克兰境内的美国秘密生物实验室到底在做什么?

 报道称,乌反对派议员对美国实验室的不安来自于近几年乌境内出现的一些情况。2016年在哈尔科夫,大约20名乌克兰士兵在接触类似流感的病毒后死亡,另有200人住院。大约一年后,在同一个城市,有不少人感染霍乱,在受污染的饮用水中发现了霍乱和甲型肝炎病毒。因为当地有一所美国国防部“减少威胁合作计划”建设的生物实验室,有乌克兰议员认为,这是“人为制造的”研究用生物材料。

 根据美国政府公开过的资料,目前,美国防部以“合作减少生物安全风险”“加强全球公共卫生”等名义,在全球30个国家控制了336个生物实验室。据报道,许多实验室所在地都曾经暴发过大规模传染病,因此屡屡有声音质疑实验室管理混乱,导致事故频发。

 182比1 引国际关切

 虽然美国政府宣称与乌克兰方面“合作”建设的实验室,是为乌克兰民众提供“公共卫生”方面的“科研支持”,但并没有轻易取得国际社会的信赖。

 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在生物武器问题上的诸多可疑行为和过往的斑斑劣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的一意孤行给当地居民和国际社会都带来严重威胁。

 美国是迄今唯一一个仍然拥有化学武器的国家。虽然禁止生化武器是世界共识,且有《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两个重要国际条约明文约束。但20年来美国逆国际共识,独自反对建立多边核查机制。2021年5月,《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组织希望加强对公约的监管、执行,决定建立一套新的核查机制以确保缔约国落实不研究生化武器的承诺。一共183个国家参与投票,182个国家赞同,唯独美国投了反对票。

 这种举动耐人寻味,更应该值得警惕。生物武器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任何生物军事活动的信息线索都应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切。

 据路透社报道,目前,世卫组织已就相关问题作出表态,希望乌克兰境内的生物实验室采取行动,将实验室内部储存的危险病原体进行销毁,通过这样的方式确保整体局势的安全,避免由于战火进一步蔓延,导致这些危险病原体危及周边地区民众的生命安全。

 面对国际社会的严重关切,作为一个自诩“负责任”的大国,美国更应该思考如何正确对待国际社会对美国生物实验室的核查,毕竟准确答疑远比讳莫如深更有说服力。(完)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