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3年期大额存单收益率不到3.55%了还在抢?理财经理:还可关注这些产品
第一财经2022-03-09 20:02:46

当前外部环境引发国内股市、债市的波动,手里的钱能买点啥,成为困扰很多投资者的问题。再加上净值化转型后的理财收益波动明显加大,记者发现,很多投资者的理财风格向稳健型转变。

相关数据显示,2月份大额存单的发行量“常规性”腰斩,发行量比上个月的1400只下降超过一半,只有623只。和去年同期比也下降了40%多。各个银行额度都普遍紧张。尽管收益率仍在不断下行,比如,3年期大额存单收益率普遍低于3.55%,但仍然成为投资者抢购的对象。

除了大额存单,还能买点啥?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多位理财经理了解到,部分稳健的“保本型”保险产品以及国债,或许可以成为追求稳定收益率的投资者们其他选项。

高基数效应再现发行量大降56%

从过去几年大额存单发行情况来看,2019年以前大额存单发行量增幅较大,2019年达到12万亿元顶峰后增幅放缓。尤其是最近两年,随着利率环境变化、疫情冲击与减费让利压力,银行也普遍改变揽储策略,优化存款结构、压降高成本存款比例成为趋势,其中结构性存款规模受监管影响明显收缩,成本介于普通定存和结构性存款之间的大额存单也缩减规模。2020年,国内大额存单发行量甚至出现下降。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银行机构共发行大额存单5.4万期,发行总额为11.3万亿元,同比增加1.6万亿元,增幅为16.49%。其中,一季度发行期数及发行总额都最大,发行期数为2万期,发行总额为3.8万元,二、三、四季度发行总额分别为2.4万亿元、2.4万亿元、2.7万亿元。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认为,一季度为银行的揽储高峰期,尤其是元旦及春节前后,且银行会在1月份制定全年大额存单发行计划,额度较为充足,所以每年一季度大额存单发行量通常会比较大。刘银平认为,1月份是全年大额存单发行高峰期,此后还会逐渐下降。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大额存单总发行量约在1400只,2月环比降幅超过56%。

据记者走访了解,不论是全国性大行/股份行还是地方性中小银行,投资者普遍更青睐利率高的长期限产品,虽然此类产品发行额度最多,但多数银行3年期产品的额度持续紧张,产品多在发行之初被“抢”。而短期产品多是作为闲置资金理财过渡,或为了等额度充足时“先人一步”转为3年期产品。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数据显示,2月份发行的大额存单中,3年期占比39.97%居首,其次是1年期占比20.55%、5年期占比14.93%、2年期占比10.59%,3个月期、6个月期分别占比5.62%、5.46%,1个月期、9个月期、18个月期三类产品是大额存单比普通定存更为丰富的期限品种,但三者发行数量占比不足3%。

收益率下行仍被“抢”理财经理建议关注这一产品

除了银行主动压降规模,大额存单本身对客户的吸引力也有所下降。2021年6月央行推出存款利率报价机制改革后,大额存单收益率受到较大影响,当月3个月~1年期利率大幅上调,2~5年期利率大幅下调,原本平均利率在4%以上的3年期大额存单最高限定在3.55%。但后来中短期利率整体略有上涨,多数银行按照新规的利率上限设定长期限产品。

但随着利率进入下行通道,银行压降负债成本压力增加,大额存单的收益情况再度下降,继续执行利率上限的银行大幅减少。“不只是大额存单,之前比较火的‘保本’的保险产品,预期收益也从4.95%左右降到4.2%、4.3%了,利率环境不好,加上最近俄乌冲突也对股市、债市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包括理财在内的多数产品收益都普遍下行。”某大行客户经理表示。尽管如此,对于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3年期大额存单依然是最抢手的理财选择,尤其是银行发行规模缩减之后,额度持续紧张。

不过不同银行间的分化仍较为明显,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数据,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各期限平均利率均接近上限水平,整体差异不大,但国有银行因利率上限较低。2月份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多数期限大额存单平均利率上升,城商行中短期平均利率持平,2年、3年期平均利率环比下跌;农商行各期限平均利率均环比上升。从额度充足情况来看,各银行间也有较大差异。

以建设银行为例,目前该行3年期产品仅一款在售(20万起),利率仅为3.35%,2年期(20万起)为2.7%,但据客户经理介绍当前均无额度;工商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也为3.35%,但相比种类更为丰富,起投金额从2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北京银行3年期、2年期大额存单利率略高,分别为3.45%和2.9%,但两款产品均已售罄。光大银行3年期产品利率仍维持在3.5%。整体来看,各大银行已经鲜有发行更高利率的5年期产品。

刘银平认为,大额存单的平均利率相比改革之初已经趋稳,未来整体上行空间很有限,大概率会维持平稳走势。而长期利率下调之后,大额存单对储户的吸引力减弱,预计未来发行量增速会继续放缓。多位理财经理建议,目前可购买部分固定收益“保本型”保险产品。前述某大行理财经理表示,近期恰逢年内首批国债发行,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也可以此代替大额存单,但可能存在“秒杀”情况。财政部公告显示,3月10日至19日将发行今年首批储蓄国债(凭证式),其中3年期票面年利率利率为3.35%,5年期票面年利率为3.52%,相比去年发行的最后一批储蓄国债(凭证式)(3年期3.4%,5年期3.57%)略有下降,但仍高出大额存单收益。

作者:亓宁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