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战火下乌克兰文物恐受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取保护行动
澎湃新闻2022-03-09 15:54:00

受俄乌冲突影响,乌克兰的文物正面临被破坏的危险,博物馆工作人员将珍贵的文物、艺术品陆续打包,以降低损坏风险。3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表示,自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以来,该组织已加强措施以保护乌克兰濒危的文化遗产。

使用“蓝盾”标志

据路透社3月8日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Audrey Azoulay)在一份声明中说:“第一个挑战是标记文化遗产地和纪念碑,并唤起它们在国际法中作为保护区的特殊地位。”

为避免故意或意外损坏,教科文组织正在乌克兰的文化遗址和纪念碑上标上独特的“蓝盾”标志,根据1954年《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海牙公约》,“蓝盾”代表在武装冲突事件中需要保护的文化场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拉扎尔·埃洛翁杜·阿索莫(Lazare Eloundou Assomo)告诉路透社:“使用该标志还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是批准这项重要公约的两个国家。”“当我们批准国际公约时,我们承诺尊重它们。”阿索莫还补充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监测乌克兰所有可能面临文化遗产风险的地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财产中,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和相关的修道院建筑是优先对象。

教科文组织还与联合国训练研究所(UNITAR)合作,通过分析处于危险或已经受到影响的优先地点的卫星图像来评估损失。根据声明,监测系统已经覆盖了十几个这样的地点。阿索莫表示,教科文组织也在监测乌克兰南部城市敖德萨,并强调了标记这些地点的紧迫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计划在3月9日和10日与包括世界遗产地管理人员和博物馆馆长在内的乌克兰文化专业人士会面,以确定他们是否需要技术或财政援助。

二战后,荷兰曾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有关在武装冲突期间保护文化财产的新国际草案文本。基于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54年在海牙获得通过了《海牙公约》(Hague Convention) ,其中划定了战争中双方均不可破坏的建筑,以及制定了文物返还的规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又制订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乌克兰于1988年10月12日成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截至2021年,乌克兰共有7处世界遗产,其中6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

一场保护文化遗产的时间竞赛

据美联社3月6日报道,自俄罗斯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以来,当地博物馆一直处于闭馆状态。博物馆工作人员将精心包装的艺术作品放入纸板箱中,以免遭到战乱毁坏。随着战争的继续,全国各地的文物古迹都面临着危险。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俄乌冲突已经导致一个博物馆被摧毁,里面收藏着乌克兰著名画家玛丽亚·普雷马琴科的作品。现在,常被称为乌克兰文化之都的利沃夫市正力求保护其丰富的历史艺术收藏。

1998年,利沃夫历史中心成为乌克兰第二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文物建筑群。此外,利沃夫国家博物馆收藏了该国最完整的中世纪神圣艺术品和稀有宗教手稿。

“今天我们看到俄罗斯是如何炮击居民区甚至正在撤离的人,”利沃夫国家博物馆馆长伊霍·科赞(Ihor Kozhan)说,“他们保证不会,但现在我们不能相信他们。我们需要保护我们的遗产,因为这是我们的国宝。”

由于急于保存其书籍、绘画和其他文物,工作人员几乎没有时间等待专门的包装材料。取而代之的是,志愿者们匆忙地用任何可用的木材将板条箱钉在一起。3月7日,志愿者们匆忙地将古代手稿装入原本用于将香蕉运到超市的纸箱中。手稿中还包括一本用金线装饰的千年圣经。

科赞表示,他每天都会接到来自其他欧洲文化机构的电话,为保护博物馆的作品提供帮助。珍稀手稿和图书部负责人安娜·诺罗布斯卡(Anna Naurobska)说,她仍然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安全地存放1.2万多件装在箱子里的藏品。搬迁的过程,以及一旦城市遭到袭击,收藏品会处于危险之中,这让她不知所措。

在宗教场所,人们也在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为了安全存放文物,亚美尼亚利沃夫大教堂拆除了一座描绘耶稣受难的中世纪木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幸存的利沃夫拉丁大教堂的巨大彩色玻璃窗现在已经用钢板封住。这座城市的许多地标性雕像现在都用气泡膜包裹着。

科赞表示,乌克兰所有的博物馆现在都处于危险之中。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南博一 实习生 龚炎华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