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又一新风口!这种废渣,变成宝!在南方卖爆了
央视财经2022-03-03 20:33:27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尾矿、冶炼炉渣、粉煤灰等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也在逐年增加,给一些城市的环境带来严重污染。为此,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在2025年,实现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主要再生资源品种利用量超过4.8亿吨的总体目标。

目前,企业利用与处置固体废物的情况如何?

变废为宝工业固废迎来新商机

在拥有“钢铁城”之称的河北唐山,一家钢铁厂在排放高炉治炼产生的矿渣,这些矿渣具有产生量大、种类多、难处理等特点,但是在这里,矿渣经过一道道工序,摇身一变,成了建材行业的基础材料。

钢渣经过热闷、磁选、破碎、筛分粗加工以后,进入立磨系统进行粉磨,最后形成胶凝材料。

为了充分将废渣变废为宝,钢厂投入了180万吨/年的两条矿粉生产线,年处理矿渣、钢渣等工业固废300余万吨。而这些经过加工处理的超细矿粉,被送往唐山周边的水泥厂、搅拌站等企业,解决了建材行业长期对自然矿产资源的依赖。除了矿渣、钢渣等工业固废以外,炼钢时所产生的尘、泥、灰等废弃物也极具回收价值。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粗钢产量10.33亿吨,钢铁固废产生约6亿吨,经过新技术回收处理,2021年共消纳钢铁固废5.06亿吨,综合利用率约73.48%,这不仅解决了钢铁厂废料占地、环境污染等问题,还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北废南运”趋势明显粉煤灰受欢迎

对钢厂来说,随着技术装备水平提升以及产业协同发展能力提高,废弃矿渣也能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在我国北方地区,热力、电力产业相对集中,工业固体废弃物出现“北废南运”的现象。

王斌一直在河北沧州从事粉煤灰的销售工作,由于本地需求旺盛,他经常从内蒙古、山西等地进行收购,近年来,随着南方地区粉煤灰市场紧俏,他的产品也开始发往南方市场。

河北沧州粉煤灰供应商王斌:我们新签的内蒙古的供销合同是往南方沿海地区运输的供销合同,有5万吨的量,每年都会有所增加,因为南方的需求量越来越高。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中的细灰,具有多孔结构的火山灰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建材生产、土壤改良、矿物提取等领域,其中建材生产的占比达到70%。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同时,沿海及南部地区自主供应无法满足需求,缺口逐年增大,价格一路提升,因此北废南运成为发展趋势。

随着环保及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粉煤灰销售成为热门行业。数据显示, 2021年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77.62%,“北灰南运”正处于每年增量的状态。

河北钢铁物流黄骅港公司市场经营科科长刘冠汝:从数据来看,2020年大宗固废过港是22.7万吨,2021年大宗固废过港是38万吨,这几年每年的过港量都是呈递增趋势,从今年和客户签的大宗固废订单来看,预计能完成70-80万吨。

固废综合利用率有待提升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经过几年发展,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和循环利用水平已经有所提高,行业投资额也在高速增长。尽管如此,各类工业固废累计堆存量仍有620亿吨,固体废物增量也处于历史高位,综合利用率仍有待提升。企业在固废处理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

在浙江宁波的一家资源化利用的工厂在进行陶粒生产,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使用的正是粉煤灰为原料的再生陶粒,这种再生陶粒的节能效果和使用用途比普通砂石更广泛,但是综合成本的价格和砂石基本持平。

记者了解到,目前再生产品的认可度总体上还比较低,存在一定的推广难度。

除了产品推广出现困难,一些固废处理企业还面临资金不足、技术支撑不够,市场化手段缺乏等问题。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资源综合利用分会秘书长杜根杰:应该加强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提高和认识,促进产废企业生产责任延伸。加强国内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在建材方面制定相关标准,技术推广和新材料新产品应用的支持力度。


选稿:杨宜修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