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六敲退市风险警钟,  *ST易见仍遭资金炒作
第一财经2022-03-03 19:36:32

12各交易日里,累计上涨近14%,却全然不顾退市风险步步逼近。最近一次提示退市风险的当天,甚至还大涨近5%。濒临退市的*ST易见,近期再次遭到资金炒作。

3月2日晚间,昔日“区块链第一股”*ST易见(600093.SH)再发退市风险警示,经初步测算,预计 2021 年末净资产仍将为负值。若2021年年报披露时,这种状况仍不能改变,公司股票将终止上市。而在此前,该公司已经五次提示退市风险,仍未能阻挡资金炒作。

与*ST易见,A股目前还有大量ST股。但随着监管完善,未来炒作ST股的门槛可能会大幅提高。近日,证监会针对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起草知道意见,提出将设置与退市公司风险状况相匹配的投资者准入要求,与交易所退市整理期安排有序衔接,防范风险向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扩散。这意味着,《指导意见》正式实施后,非合格投资者可能难以买卖ST股。

再敲退市警钟

*ST易见公告称,经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21 年期末净资产为 -53.4亿元至-61.99亿元。若2021 年末经审计的净资产仍为负值,或以前年度非标事 项无法消除,公司 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这已经不是*ST易见第一次提示退市风险。从1月28日以来,该公司已经六次发布终止上市风险提示。除了净资产为负值,该公司还面临2021年净利润亏损、2020年报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等多重风险。

*ST易见1月27日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营收为16亿元至19.6亿元,净利润则亏损17.85亿元至26.04亿元至,主要原因是拟计提减值准备所致,其中,拟计提逾期未收回的应收保理款及预付款,预计将产生影响金额约 -19.42亿元 至 -14.36亿元;另有金融机构、股东借款利息及罚息,预计导致的亏损5.08亿元。

此外,由于原控股股东的九天控股巨额资金占用,该公司2020年报还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20日,九天控股通过上市公司的四家客户,对公司及公司子公司构成资金占用共计42.53亿元(未含资产资金利息),导致该公司2020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119亿元,净利润则巨亏约121亿元,净资产从86亿元降至-35亿元。

按照最新规定,如果20121年不能扭亏,并且消除上一年度的财报非标意见,4月30日披露2021年报后15个交易日内,哎股票将会被上交所终止上市。

然而,扭转亏损、走出资不抵债的困境,对已经危机重重的*ST易见来说,谈何容易。

据*ST易见3月2日披露,其子公司因未按期缴纳职工住房公积金及欠发薪酬,近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昆明市西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限期清缴、责令改正。但该公司称,目前欠发薪酬仍未解决,存在劳动仲裁风险,不排除后续面临其他行政处罚风险。

更严重的是经营困境。截至3月2日,*ST易见及子公司共计45个银行账户被冻结,涉案金额合计 8.27亿元;被冻结金额为501.89万元;另外还有5家子公司部分股权被冻结,涉案执行金额共2.16亿元,被冻结股权涉及数额合计1.56亿元,且不排除后续新增诉讼或其他资产被冻结,从而加剧公司的资金紧张状况。

仍有资金炒作

即使多次提示退市风险,依然有投资者“铤而走险”。3月2日,*ST易见大涨4.76%,报收于1.98元。而在2021年10月,其股价13个交易日内,录得8个涨停,累计涨幅达到44.91%。

在A股市场,炒作ST股曾经颇为盛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保壳博弈。一些ST公司通过重组、卖壳等方式,不仅保住了上市地位,股价也得以大幅上涨。因此,出现了一些投资者热衷炒作ST公司的情况。但近年来,随着注册制持续推进、退市制度趋严,炒作ST股已经越来越少。

三季报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ST易见股东人数为50395户,相比二季度有所减少。

随着退市后监管规定即将出台,未来炒作ST股的难度也在加大。近日,证监会起草的《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设置与退市公司风险状况相匹配的投资者准入要求,与交易所退市整理期安排有序衔接,防范风险向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扩散。这意味着,《指导意见》正式实施后,非合格投资者可能难以买卖ST股。

不过,《指导意见》也提出,完善差异化监管服务安排,不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符合条件的退市公司,可以按规定申请发行股票或者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等,申请重新上市或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而这恰恰是*ST易见目前面临的最大两个障碍。目前,该公司没有重组迹象,其最新公告称,未获悉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对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等重大事项的计划。2021年至今,该公司多名高管先后离职,九天控股持有的股份也全部被冻结状态,部分已司法拍卖。

不仅如此,*ST易见原控股股东占用资金等涉嫌严重违法违规的行为,监管尚在调查之中。该公司3月2日披露,监管调查尚在进行,调查结果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此外,该公司部分前任高管,也涉嫌违法犯罪。早在2021年7月30日,公司收到昆明市公安局的《立案告知书》并获立案侦查。目前,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除了股票交易,*ST公司本身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处理也值得关注,不能一退了之,违法违规行为也要及时处理。”一位市场人士说。

作者:吴绵强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