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以案释法 | 家务劳动亦有价值,离婚可申请家务劳动补偿
福建司法微信公众号2022-03-01 21:44:00

福建司法

弘扬法治精神 传播法治文化

提供法律服务

关注

妻子结婚后放弃事业,成为全职太太,每天重复做各种繁杂事务,虽然没有参加社会劳动,在家里照顾家庭也同样有所付出。那么,在夫妻双方感情破裂要离婚的情况下,家务劳动价值是否被法律保护呢?

接下来,

通过北京首例

“离婚家务劳动补偿案”

一起了解民法典规定的

离婚家务劳动补偿制度~

案件回顾 

陈先生与王女士于2010年相识、相恋,2015年登记结婚并育有一子陈小某。

结婚初期,双方感情尚可,但2018年开始却出现了裂痕。2018年7月起,两人分居至今。

自2018年11月后,陈小某随王女士居住生活。

2019年至2020年,陈先生两度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

2020年10月,陈先生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双方离婚,孩子归陈先生抚养,并要求分割共同财产。

王女士认为,双方夫妻感情尚未破裂,不符合离婚法定条件,因此不同意离婚;其次,陈先生除了上班,其他家庭事务几乎从不关心和参与,照顾孩子、料理家务等全都由王女士担负,故要求分割财产,并给付离婚经济补偿款18万元。

审理结果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婚姻以夫妻感情为基础。离婚是双方自由、自愿的选择。

本案中,陈先生多次起诉离婚,且双方现分居已满二年,虽王女士不同意离婚,但足以证明双方感情确已破裂,故对于陈先生要求离婚的诉讼请求,法院予以支持。

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双方陈述的意见,综合考虑本案的情况,确定孩子由王女士抚养,陈先生给付抚养费并享有探望权。

财产根据双方共同财产情况予以分割。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规定,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对于王女士要求的补偿款,因王女士在抚育子女等方面负担了较多义务,适用民法典更有利于保护王女士合法的权益,故王女士要求陈先生给予补偿,理由正当。

对于补偿的数额,法院综合考虑双方结婚的时间、双方所述的生活情况等予以酌定,对于王女士过高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最终,法院判决陈先生与王女士离婚;孩子陈小某由王女士抚养,陈先生每月给付抚养费2000元,享有探望权;共同财产存款、公积金10余万元由双方平均分割;同时判决陈先生给付王女士补偿款5万元。

王女士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二审法院于2021年3月25日作出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制度解析 

01

离婚经济补偿的适用条件

首先,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规定,无论是法定共同财产制还是约定分别财产制,如果一方较另一方负担了更多的义务,均有权利在离婚时提出经济补偿的请求。

其次,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规定,一方在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家务劳动上负担较多义务。法律明确列举了家务劳动的内容包括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但适用离婚经济补偿的家务劳动也不局限于法律列举的三种情形,一切为了维持家庭基本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劳动均可以认定为家务劳动。

02

家务劳动的证明责任

(1)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因

因家务劳动的特殊性和家庭关系的特殊性,对于主张应当获得离婚经济补偿的一方,在举证上可能面临着举证难的问题。

一方面,家务劳动大都发生在家庭内部,家务劳动的负担比例只有家庭成员,甚至只有夫妻双方清楚。在婚姻关系破裂时,处于对立面的夫妻双方,一般不认可对方所主张的承担了较多家务劳动的事实。

另一方面,因家务劳动发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具有持续性,而当事人在夫妻感情破裂作出离婚准备时,才会想起主张离婚经济补偿并收集相关证据,势必会遇到取证难的问题。

同时,社会大众对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缺乏了解,缺乏收集证据的意识而失去收集证据的时机,也会给举证带来一定的困难。

(2)如何进行举证责任分配

证明责任不能完全由主张离婚经济补偿的一方来承担,应当根据案件查明的事实及双方当事人陈述的家庭生活情况,适当分配举证责任。

如一方自认在家庭生活中承担家务劳动较少,对方承担家务劳动较多,可以根据自认规则予以认定。

如一方全职在家、一方长期在外地工作等情形,推定全职在家一方或另一方付出较多家务劳动,但对方有相反证据证明的除外。

另外,还可以通过调查的方式认定家务劳动负担的事实,包括对夫妻双方的近亲属,如对孩子、父母以及对夫妻双方的同事和邻居进行询问。

03

适用的时间

(1)法律规定

离婚经济补偿需在离婚时由一方主动提出,法院不得主动适用,但法院可释明当事人享有经济补偿请求权。

一方要求离婚经济补偿的,仅限在协议离婚或离婚案件诉讼过程中提出,协议离婚或判决离婚后再提出经济补偿请求的,法院不予受理。

(2)延伸思考

在司法实践中,在原告提出离婚,被告不同意离婚,法院判决离婚后,被告是否还可以另行提出离婚经济补偿的请求?

法官建议可参照离婚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来确定受理期限。如被告不同意离婚,那么在法院判决离婚后,被告可以在离婚后一年之内另行提出离婚经济补偿的请求。

04

离婚经济补偿数额认定的考量因素

补偿数额的确定,根据家事案件的特点,在司法实践中很难找出统一适用的计算公式。

在审判实践中,可以参考的具体因素,包括夫妻关系存续时间、夫妻双方经济情况和综合能力,其中包括健康状况、具体年龄、文化水平、工作能力、收入情况及发展预期等,考虑居住地生活水平,权衡双方经济情况和综合能力,科学地估算应当支付的补偿数额。

来源 | 京法网事

责编 | 蔡越华 何静雯

关注福建法治建设进程

微信号:fjsfxz

投稿邮箱:fzrbapp@163.com、fjsftg@163.com

讨论qq群:476912649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