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云南楚雄:助农增收一直在路上
中国农网2022-03-01 15:57:00

2021年,云南省楚雄州烟草专卖局(公司)以烟叶产业为抓手,发展多种产业,带动农户致富,总体形成了烤烟主业稳收、多元辅业增收、专项帮扶助收的新格局,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支撑。

用好政策 烤烟主业稳收造福一方

“我今年30岁,前几年一直在外打工,如今回家通过流转土地种植烤烟,发现一样可以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去年我流转了邻居的7亩地种上烤烟,光这一项收入就有4万多元。现在不仅可以在家里照顾老人,经济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武定县己衣镇坪山村小平山村小组的烟农潘加军告诉我们。武定县己衣镇坪山村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以前,很多年轻人放弃种烟选择外出打工。近年来,烟草行业引领当地烟农推动信息化、智能化、机械化融合发展来种植烤烟,坚持数字化转型,集聚资源要素,探索新组织模式,深度减工降本,吸引年轻人返乡种烟,同时让村民收入节节攀升,在绿水青山中种出了“金山银山”,不少村民建起了小洋楼,过上了幸福日子。为烟区增强内生动力尽责出力,楚雄州烟草公司投入8200万元,完成烟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449件,烟叶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此外,还投入抗旱资金1046.62万元,帮助烟农取得了抗旱保生产的全面胜利;投入补贴1009.26万元,改造设置集中分级点,实行烟农代表交烟制度,实现了“烟农足不出户卖好烟”。

整合资源 多元辅业增收多面开花

“去年年底,我们在收完烟叶的田里种了萝卜,把自己的土地变成了股份入了合作社的股份,自己也成了股东,种完萝卜卖出去的钱我们还能分红。”牟定县共和镇军屯村村民李焕英兴说。在全力抓好主业稳收的基础上,楚雄州以综合发展三类设施、基本烟田利用、二三产业发展等多元模式增加烟农收入,其中重点打造烟区产业综合体,全面整合农业资源,优化专业服务,以高效利用推动有效保护,由“点状”分布向“集群”发展,在促增收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全州建设有牟定军屯、姚安郭家凹、南华上庄科等3个烟区产业综合体,10个“烟叶+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样板,持续利用规划轮作烟田、烟田套种及烟后特色作物种植,巩固形成以青豌豆、大粒蚕豆、甜翠玉米、甘蓝、青花、雪里红、大蒜、萝卜等为主要农特产品种植格局。“我家土地4亩2分,去年保底分红4200元。村里王跃分到了5000元,王维寿分到了3500元,王志云分到了2000元……大家把真金白银拿在手上别提多开心了。” 李焕英忍不住内心的喜悦。2021年,全州烟农净收入2.37亿元。

心系群众 专项帮扶助收建设乡村

刚下过一场雨,高桥镇西菊拉村西菊拉下社的姑占权,迫不及待地来到自家豌豆地里。“我从2020年试着种,结果这一种就停不下来呀。”姑占权开心说,“一开始烟草部门鼓励我们种青豌豆,我怕没销路。后来驻村队员给我送来种子和技术,我抱着试试的心态,结果成了。去年我又种了22亩,烟草部门还邀请技术员定期到田指导,这豌豆产量高、价格好,每亩纯收入2500多元。”楚雄州烟草公司结合帮扶点武定县高桥镇西菊拉村委会自身霜期短,光照充足的地区优势,逐渐发展出一条“烤烟+青豌豆”的发展道路。2021年,在这个项目上投入资金30万元,鼓励当地农户种植中豌6号和长寿仁青豌豆1000亩,同时还不定期邀请农科站人员开展技术指导,让群众的种植水平和收入达到“双高”。 2021年,全州类似高桥镇西菊拉村委会青豌豆种植这样的帮扶项目共有20个,还涉及特色牲畜家禽养殖、基础设施建设、美丽村庄创建等,总投入达到690多万元,直接受益农户2000户9000人。

作者:邹阳

作者:邹阳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