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探访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家个体饭店
新华网2022-02-28 18:17:00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题:感受两个“管”字里的新意——探访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家个体饭店

新华社记者吉宁、王雨萧、马晓冬

二月的北京,春寒料峭。下午5点多,跟随几个食客的脚步,记者走进北京市东城区翠花胡同一处挂着大红灯笼的小饭馆——悦宾饭馆。

别看门面小,这家经营了42年的“老”饭店有一个响当当的来头——中国改革开放后成立的第一家个体饭店。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一度关张的悦宾饭馆是如何重现烟火气的?用饭馆经营者郭华的话说,这离不开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和服务。以前政府部门是“管着企业办事”,如今则更多是“遇到困难时管着我们”。

走进饭馆,40多平方米的空间留出一条狭长的过道,两边错落地摆放着11张桌子,墙上张贴着老辈人的照片和“尝尝看”的字帖……每一个“老物件儿”似乎都在诉说着这里的年代感。

蒜泥肘子、凉拌肚丝、干炸小丸子、糖醋排骨……传承了几十年的招牌菜,依然是今天食客们首选的“心头好”。北京市民刘先生是这里的常客,他说:“悦宾的菜大部分还都是老味道,隔段时间不吃就想着这一口。”

华灯初上,饭菜的热气在房间内弥漫。

这景象,与两年多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让多年安稳经营的饭馆陷入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当时我们都傻了,饭馆关门了。”郭华说,“整个胡同进行封闭式管理,员工也回了老家来不了。身边很多同行心急如焚,不知道该怎么办。”

“好在没过多久,东城区的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就把大家组织起来,一起开会谈困难想办法。”郭华说。

房租、水电费、税费、社保……这些疫情期间困扰经营的问题一个个被提了出来,政府部门拿出了纾困方案,能减就减、能免就免,全力帮助商家复工复产。

“看着商户们不能经营,我们心里特别着急,这都是一家家的生计。”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东华门街道市场管理所副所长朱学理说,“想方设法帮他们落实防疫要求,还与各部门、协会联动,帮扶商户恢复元气。为了帮助一个商户达到延续餐饮许可的标准,我们前前后后跑了好几趟,最终让商户正常开门。”

“复工以后,政府给我们减免了水电等费用,节省了好几千块钱的开支,真的就是及时雨。”郭华说,疫情期间,政府部门和相关协会还积极帮餐饮企业联系贷款业务,想办法解决经营困难。

北京市商务局生活服务业处处长彭峰介绍:“为了让餐饮业尽快复苏,我们出台并多次更新餐饮行业经营服务指引,同时发挥生活服务业和商贸流通企业担保平台支持作用,提供融资担保等帮扶措施,2020年、2021年累计支持相关餐饮企业获得贷款超过1.6亿元。”

在各方支持下,2020年5月,悦宾饭馆重新开张,胡同里的烟火气悄然回归。饭馆恢复营业后,政府部门和协会还送来了当时供应比较紧张的消毒液、测温枪、酒精等防疫物资,解了燃眉之急。

“特别感动,关键时刻在背后撑了我们一把。”郭华感慨,这几年尤其是疫情期间,明显感受到了政府服务的变化。关门歇业那段时间,隔三岔五就能接到政府部门电话,全都是让提需求给保障的。

“悦宾是40多年的老店了,在我爷爷奶奶那一辈,办个证照要好多部门来回跑,几个月也未必办得下来。现在很多业务动动手指就能在网上办,政府的人还会进行政策辅导,好多事情都想在我前头了。”郭华说。

朱学理说:“作为监管单位做到无事不扰,同时我们把一些好的经验、想法传递给市场主体,希望商户把牌子树起来、名气打出去,能发展得更好。”

郭华说,政府部门的“管”正变得不一样:以前政府部门像家长,“管着企业办事”;现在政府部门的“管”更多的是“遇到困难时管着我们”,追着给企业解决问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餐饮收入4.69万亿元,同比增长18.6%,餐饮市场规模实现与2019年基本持平。如今,悦宾饭馆旺季的客流量已接近往年正常水平,但受疫情散发等因素影响,这家烟火小店尚未完全恢复元气。

面对未来,郭华表现得很有信心和底气。

“一方面有政府的支持作后盾,一方面饭馆也在跟随变化寻求创新,找发展的新机会。”郭华说,“比如现在人们生活条件普遍提高了,下馆子都追求绿色健康、少油少盐,我们也会在保留传统菜品基础上,根据当下流行的口味,尝试研发一些新菜。”

在饭馆的一面墙上,一张1980年《北京晚报》的头版报道分外醒目:本市城区第一家个体经营的悦宾饭馆今天开业……

如今,报纸早已泛黄变脆,安静地在墙上与食客隔空互望。

在逐渐而起的喧嚣声中,就餐高峰的时间就快到了,服务员拿着菜单热情地招呼着食客落座就餐。

郭华相信,悦宾饭馆的明天会更好。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