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春天易过敏,过敏性皮炎如何来防治?
东方网2022-02-23 12:56:18

春天是一个令人想去抚摸的季节。阳光灿烂中,小玲和她的小伙伴们高高兴兴地去游园了。在色彩斑斓的花丛中他们流连忘返,在绿树丛荫中他们尽情歌唱。可是晚上回到家,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小玲的脸上身上起了一个个红红的大小不等的疙瘩,更要命的是,浑身瘙痒,难以入睡,折腾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去医院,医生详细询问了病史并做了检查,诊断为过敏性皮炎。

什么是过敏性皮炎呢?

过敏性皮炎是机体受抗原性物质(也称过敏原),如花粉、粉尘、食物、药物、寄生虫等刺激后,引起的皮肤炎症,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当过敏原首次进入人体,过敏体质的免疫系统对该种过敏原产生记忆,当过敏原再次进入体内,过敏体质的免疫系统认出后发生强烈反应,引起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的细胞膜破裂,释放组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等过敏反应介质,过敏反应介质与皮肤血管粘膜相结合,导致皮肤红斑,皮疹,瘙痒等不适症状。

能引起过敏性皮炎的刺激物种类诸多,主要有动物性、植物性、化学性三种:

1. 动物性的过敏原包括各种动物皮毛和毒素,某些动物如蜂类、水母、恙、螨、蝶、蛾等。

2. 植物性的过敏原主要指有些植物的叶、茎、花、果或其产物等,如漆树、橡树、芥子、巴豆、大蒜、荨麻、除虫菊等。

3. 化学性物质,绝大多数过敏性皮炎均系化学刺激物引起,如药物、染料、洗涤剂、油类、化妆品、化学纤维、塑料制品、化工原料、避孕用具、表带、染甲油等。

在临床上常见的过敏性皮炎可表现为红斑,水肿略隆起或伴有少数米粒大小的红色水肿性丘疹,有的仅表现为局部红斑,水肿不明显,有的还可为湿疹样改变,有糠粃样鳞屑,伴有瘙痒。

在处理中,应首先找到可能的过敏原,去除病因,而后进行治疗。外用药物的选择根据皮损的情况而定。轻度红斑、皮疹而无渗液时,可选用炉甘石洗剂,能起到不错的止痒效果。

在局部皮损红肿且伴有明显渗液时,可选用湿敷的方法。当皮炎至亚急性阶段,可使用少量副作用小皮质类固醇,或非皮质类固醇霜剂,清热解毒的中医药制剂也可应用。内服药物以止痒、脱敏为宗旨。抗组胺类药物能阻滞人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因而成为首选。第一代该类药物因有嗜睡、口干、体重增加等副作用而逐渐不被使用,第二代该类药物中个别药物影响心肝肾功能,临床也极为慎用。现在对于无毒性的过敏原,还可使用小剂量多次递增的脱敏疗法。

中医学认为本病由于素质不强,耐受性差,是接触某些“感触毒”而使毒邪侵入皮肤、粘膜而化热,邪热与气血相搏而发病,善行数变,可以蔓延全身。此为“风毒”,因毒邪挟风郁于肌表也。“感触毒”如漆,药物,染料,塑料制品,沥青,动物毛,植物的茎、叶、花粉等。需要强调的是,所谓“感触毒”是相对而言的,这取决于体质因素。若禀赋不耐,则上述物质便成为“毒”;若耐受性强,则上述物质便不成其为“毒”。

治疗过程中辨证论治,风热证宜清热散风,用消风散加减;湿热证宜清热利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血热证宜凉血解毒,用清疽败毒饮加减。当然,诸如防风、荆芥、浮萍、乌梅、西河柳等都具有抗过敏作用。外可用中药煎汤待冷湿敷,或青黛散冷开水调敷。治疗同时忌热烫及刺激性药物;忌辛辣、油腻、鱼腥等发物。 

春季皮炎是一种光感性皮肤病,致病的主要原因是皮肤对阳光中的紫外线过敏。一年四季中,冬季阳光的紫外线含量最低,到春天来临时紫外线含量骤然升高,人们一下难以适应,一旦受到强紫外线照射,即可引起皮肤损伤而发生皮炎。

同时,春天又是外出踏青旅游的旺季,如不注意防晒,会加重或诱发皮炎。患过春季皮炎的人,每逢春天来临之际,外出旅游时要注意面部的保护,例如戴上一顶白色的宽边帽子或打遮阳伞,戴深色防护镜,亦可使用护肤剂,以保护皮肤免受日光照射。另外,泥螺、苋菜、荠菜、莴苣、马齿苋、荠麦、无花果、萝卜缨等食物含光敏性物质较多,可提高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故应少吃。一些药物如磺胺、四环素、非那根等药物长期使用也会使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度升高,故应避免长期服用。

(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

作者:王旭
选稿:沈昊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