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你记忆里的“神笔马良”是什么样的?听听他们怎么说~
上海徐汇2022-02-22 20:54:52


我心中的偶像(童话随笔)摘录
    ——写在“神笔马良”铜像前 
洪汛涛  
东西辉映 

地球的西面,海滩上,坐着一位拖一条鱼尾巴的美丽的姑娘。

地球的东方,群山中,雄赳赳地站着一位持大笔的英俊少年。

他们遥遥相对太阳和月亮升起的地方。

一个是大海的女儿,一个是大山的儿郎。各有最大的阴柔和阳刚。

一个是爱的升华,一个是力的化身。他们有着共同一致的闪发光彩的铜所浇铸的理想。  

遥遥相望
世界呵,童话的大殿堂。 

人人都有一个童话,天天都在讲。 

西方人说《海的女儿》,东方人说《神笔马良》。 

一个企首人间,默默不语,无限忧伤。一个环顾河山,浩气凛然,正正堂堂。一个西方多情女,一个东方有志郎。 

西方,东方—— 

交相辉映着人们的希望。地球放射着美好的极光。……

和神笔马良一起向未来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 洪画千  

洪汛涛先生一生著述颇丰,给我们留下了500多万字的百余本著作。一部《神笔马良》和一部《童话学》奠定他在当代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卓越成就的一生,为素有“书画之乡”“文化之邦”的浦江增添了厚重的一笔,也使浦江又增添了“马良故里”的美誉,浦江的莘莘学子也一直以此作为一种激励和鞭策。 

难忘的一天 

28年前的今天,1994年2月22日,是载入中国文学史册的纪念日,也是每位浦江人难忘的一天。那天下午,浦江县城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童趣洋溢、群贤毕至、人山人海、高朋满座。浦江县委、县政府举办的“神笔马良”铜像落成揭幕仪式在塔山公园隆重举行。这是中国首座童话人物塑像,与丹麦“海的女儿”齐名,人称世界两大童话塑像。文化部、中国少文委、作家协会、浙冮文化厅等发了贺函(由上海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豆豆宣读);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上海和浙冮作家协会、浙江师范大学、少年报、童话报等领导专程到浦江致贺;家乡县委县政府领导亲切接见洪汛涛先生,并和浦江人民及众多中小学师生一起参加活动;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及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和香港、台湾的许多作家都发来贺文、贺诗、贺画(有百余件)。作者洪汛涛先生他抱着木偶小马良作了很风趣的发言,“马良后来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大家都不清楚。现在事实已经证实,马良是回到自己家乡,和大家永远在一起。”会上,洪汛涛先生还把刚出版的《神笔马良传》全部稿酬捐献给了家乡文教事业。会后,2月24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夜间是灯会,洪汛涛先生与特地前来祝贺的中外嘉宾一起上街观灯,又与家乡父老乡亲共同观看美术片《神笔》,群情欢腾;后两日,他又去母校为“马良文学社”的孩子们发奖;会见了各地新闻报道组的成员,还抽了时间去为母亲扫墓。这次活动前后9天,66岁老人一一洪汛涛先生劳累自不必说,但看到故乡人民对自已一生创作成就的肯定与热爱,看到自已笔下的童话人物永远矗立在他热爱故乡的土地上,这给他带来的喜悦与安慰,是难以言表的。他很珍爱自已站在马良铜像前的那张留影,这是他自已用一生心血塑造出的人物!上海电视台专门拍了三集专题片在全国各地滚动播出,它忠实记录了中国文学史上的这一重要的辉煌的镜头。

“神笔马良”作者洪汛涛其人 

浦江,因水而生,因水而美。秀丽的江南丘陵景色,孕育了浦江熠熠生辉、根深叶茂的地域文化,串接起“万年上山、千年郑义门、千年月泉、百年书画兴盛地”的文化脉络,素有“书画之乡”、“文化之邦”之誉。如今,浦江凭借“马良故里”被越来越多的世人所熟知。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浦江有18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民间文艺兴旺。洪汛涛先生正是在这片文化沃土中走出的杰出代表之一。在家乡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和青春岁月,留下了深深的故土情怀。他自已曾感叹:书和民间文化是影响他走上文学道路、爱上儿童文学最重要的老师。他创作的《神笔马良》,浦江是他的创作原型,故事中的许多画面包括人物原型均取材于浦江。可以说:“神笔马良”是从浦江走向世界的,走近千家万户的。它就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名片,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一座“丰碑”。它为历史扬正气、为世人弘美德,是一部当之无愧的传递真善美、弘扬主旋律的文学佳作。

洪汛涛先生是一位深受一代代读者喜爱的文学大家,也是我们浦江的优秀儿女。中外媒体评价称:“洪汛涛先生是共和国的文学精英、童话界的艺术高峰”。“洪汛涛先生的名字足以和安徒生、格林等排列在一起,人们尊称他为童话大师”等等。这是从历史的角度和艺木特点上,给予先生不平凡的一生和杰出文教艺术出版成就的恰切而崇高的评价。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首任秘书长、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首任秘书长。

洪先生的文教艺术出版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文学创作。洪先生不忘从艺初心,牢记创作使命,毕生坚持为人民大众创作、为世人留下了500多万字的作品,许多作品被编入课文、摄成电影、翻译成各国文字、在海内外屡获大奖。他是一位举世公认的一代文学家。

二是《神笔马良》。《神笔马良》风靡全球六十余年,累计畅销逾千万册,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并且在新时代下不断焕发出新魅力,现为国家统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必读书目。他是一位宗师一级的杰出童话家。

三是理论研究。洪先生主持过全国和地方文学评奖工作、担任过文化部“儿童文学讲习班”讲师。他写过《童话论》《童话艺术思考》等不少颇有见地的理论著作,特别是50万字理论巨著《童话学》填补了世界理论的空白、为社会科学建立了一门新的学科。他是一位著作立身的文艺理论家。

四是童话教育。洪先生心系教育,情系孩童,多次呼吁重视开拓少年儿童的幻想智力、提倡普及童话教育。是书香校园的最早点灯人、童话育人的率先首倡者。他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春风化雨的教育家。

五是两岸交流。洪先生满怀热情四处奔走,冲破阻碍执着求索,于改革开放后率先打开了两岸文学交流之门,为中国和全世界华文的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文学活动家。

六是文艺出版。洪先生非常敬重前辈作家,为他们撰写饱含深情的怀念文章;他热情扶持文学新人,为他们成长不遗余力地牵线搭桥、创造空间、创造舞台。他创办了《巨人》等文学期刊,主编了《中国童话界》等系列丛书。他参加和主持全国或地方的文艺评奖工作,倡议举办一次次理论研讨会,无私帮助各地出版社及报刊杂志社的发展。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热心出版家。洪汛涛先生他以“作家=作品+作品+作品……而不是其他”为信条,以“儿孙应有儿孙福,乐为儿孙作马牛”为座右铭,希望上一代人多为下一代人着想,希望人类一代比一代进步、美好、幸福。他毕生带着这些心愿和主张,废寝忘食地为人民大众创作、为少年儿童写作,在文学的广袤天地做出了杰出贡献,成就了一番辉煌事业。

浦江这个被艺术滋养的千年城市,创造力与想象力在这里迸发,诗、书、画、民间手艺在这里“发芽生长”。在这片生态与艺术“共生共荣”的天地,“神笔马良”最终一定会像丹麦的美人鱼一样成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马良也一定会给这方孕育他的土地带来更多回报;一个“精致秀美、灵动文雅”的新浦江和神笔马良一起向未来。 

补记:   

“神笔马良”铜像,高4.2米,正面宽1.5米,重350公斤,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团队用青铜浇筑。由原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画家方增先夫妇雕塑。坐落于浙江省浦江县塔山公园。

上图巜马良1980年从北京获奖归来》作者为:万籁鸣先生世界动画大师、中国美术片开创者、电影“大闹天宫”导演。
选稿:常善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