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斯文江南》:“诗仙”李白的赘婿生活
凤凰娱乐2022-02-17 18:07:45

李白,是谈及中国文化、中国诗人绕不过去的人物。

但你知道他死在何处吗?安徽宣城,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被誉为“文房四宝之乡”。

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李白。他可以是天才诗仙,是狂傲的酒徒,是仗剑走天涯的侠客,是纵情山水的旅人。但在文化节目《斯文江南》中,李白不止于此。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青年李白最狂傲的诗《上李邕》,耳熟能详。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这是李白人生的最后一首歌《临路歌》,少有人知,却是《李太白全集》的开卷第一篇。

青年李白肆意、浪漫,老年李白失意、平凡。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大鹏梦。

《斯文江南》:“诗仙”李白的赘婿生活

2月17日晚,东方卫视播出了最新期的文化节目《斯文江南》。四位演艺名家:印小天、沈保平、严屹宽、郑云龙分别演读宣城文化英雄:李白、谢朓、杜牧和文天祥,与主持人曹可凡和文化学者黄晓丹、郦波,共同讲述了诗路宣城。

《斯文江南》是东方卫视首档经典文本围读节目,有三大关键词:斯文、江南、围谈。

江南是个地理概念,但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心灵源乡。而“斯文江南”的“斯文”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也是指斯地文明,这里的文脉、这里的文魂,这些江南文化先贤的文辞之美、精神密码、生命美学。《斯文江南》通过演读先贤名士过去写下的诗篇文字,将不同年代的历史人物“穿越时空”无缝串接,并结合当下人们的价值观进行再度解读、围谈。

《斯文江南》:“诗仙”李白的赘婿生活

当青年李白遇上老年李白:嫁人不要嫁李白

演过李白的人很多,但这是印小天的第一次,他直言压力很大。

“大家印象中的李白是爱喝酒的李白,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狂歌度日的李白。但通过这次演读,我发现他是双面李白。你看他写给孩子的‘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李白想象孩子见到自己会泪如泉涌,我读到这里也情不自禁的眼眶湿润了。”

令人欣喜的是,节目选取的李白篇目也有一些不那么令人熟知的文字。而恰恰是这些文字,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更真实、更接地气的李白。“李白也有普通人生活的尴尬一面”,文化嘉宾郦波笑着说道,“你看《南陵别儿童入京》,我们都知道他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两句很有名吧?但前一句是什么?他骂老婆的,叫‘会稽愚妇轻买臣’。他把老婆比作马前泼水朱买臣的老婆,平时你不赏识我、觉得我没用,现在皇帝请我去了,怎么样?你没眼力见。”

李白的第一段婚姻是入赘,他的两个孙女后来嫁给当地的农民,并且拒绝了地方官再择的亲事,拒绝嫁给士大夫家。

为什么要在宣城讲李白?文化嘉宾黄晓丹给出了答案:宣城时期的李白身上有特别多普通人的东西。“李白是42岁的时候来到宣城南陵,很快他就被玄宗召到京城,有大家很熟悉的力士脱靴、贵妃捧砚的故事,但他的孩子就在宣城请人照看。包括这次演读的《秋浦寄内》,是李白在安史之乱后写给第二任妻子宗夫人的诗信。其中,你会看到很普通人的李白——我需要我的妻子,我需要她来帮助我。”

《斯文江南》:“诗仙”李白的赘婿生活

当李白遇上偶像谢朓:宣城自古诗人地

主持人曹可凡发现这次节目的演读人,只有一位没有演过李白——严屹宽。但严屹宽却说,“我没有演过李白,但我见过活的李白。”这是怎么回事?源于一个他的偶像故事。

“我在16岁上艺校的时候,濮存昕老师给我们上过一堂表演启蒙课。他在台上表演了一段话剧《李白》的独白,他一个人,把讲台推开,直接躺在地上,那种带着醉意的表演。其实对于我了解表演、学习表演,濮存昕老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记忆和影响。”

谪仙李白有偶像吗?当然,他的偶像就是写红了宣城敬亭山的谢朓。李白是无缘见过谢朓了,但在《斯文江南》的现场,印小天与沈保平的“跨时空对话”,帮李白完成了心愿:“叨扰谢公了。登临此地,纵然是青山常在,暮色不改,却已是人去楼空。往昔不再,岁月难留啊。幸而有谢公诗作。虽然相隔数百年,风期宛如昨,诗兴亦如昨!”“正是,正是!诗兴怎可为俗事所拘!”

《斯文江南》:“诗仙”李白的赘婿生活

我们印象中的谢朓,只藏在李白的诗名“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里,但其实他感染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我觉得李白喜欢谢朓的原因之一,就是谢朓清贵的身世和他的名士气,这是李白非常羡慕的”,黄晓丹解释说,“谢朓本身就是江南名士文化的一部分。你看他的‘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非常受唐人喜欢。为什么?他写的比较不像齐梁诗歌,而更像唐诗,更加有音乐之美。他创造的这种诗歌体叫永明体,成为后来唐代律诗、绝句的源头。”

“中国文人的宣城情结就源于谢朓,无论是李白、韩愈、白居易,还是杜牧,都曾经流连于此,流连于宣城的山水,可以说那里的山水滋养了过往的文人墨客,斯地、斯人共同传承了江南文脉。”曹可凡总结道。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