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东方快评丨为什么年轻人"总想算一卦"?
东方网·东方快评2022-02-16 09:54:29

每逢岁末年初,社交媒体上关于新年运势预测的推送就格外火爆。为了在新的一年恋爱顺利、升职加薪、学业有成,不少年轻人希望通过卜卦、占星、看手相、塔罗牌等方式“转运”。“转运”的成本可着实不便宜,“588元测一次流年运势,688元秒一个太岁符”……运气真的可以预测和扭转吗?为什么“算命先生”说的话好像“有点准”?人们在岁末年初借助占卜、算命分析来年运势的行为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心理学原因?(2月15日《中国青年报》)

卜卦、占星、看手相、塔罗牌这些运势推测的把戏,无论怎样换马甲都遮掩不了风水学说的本质。按理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公众的科学素养也越来越高,何以占卜、算命此类的活动依然大行其道,甚至受到了学历层次较高的年轻人的追捧?表面上这属于“封建迷信活动”,不值得提倡而应坚决反对,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总想算一卦”的形成机制更值得探析,从诱因去找寻答案,才能更为理性的看待和客观的应对。

占卜、算命确实缺乏科学依据,那些算命先生博取人信任的决窍,不过是合理运用了巴纳姆效应,充满着满满的套路。年轻人未尝不懂得这些,因为从他们小的时候,“相信科学,远离迷信”的宣传普及就深入人心。不过,随着网络的兴起,运用APP等工具软件的运势测算受到了青睐,岁末年初算一卦也成为一种潮流,其间应有多种原因,一是表达一种良好的祝愿。就像逢年过节彼此祝愿那样,“算一卦”也属于一种程式上的自我祝福,希望来年运势更好是每个人共同的追求,相比于追求“形而下”的观感,“形而上”的表达方式并非关键。

二是缓解压力和调剂心情的方式选择。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生存与发展竞争的更加激烈,每个人身上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长期置于高压力和重负荷的环境而无以释放,个人的精神就会出现状况,患抑郁等心理疾病的风险会越来越高。智联招聘联合微医发布的《2019年职场人健康力报告》显示,对于职场人普遍比较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认为心理健康状况一般的占比最多,为45.5%。还有近三成人认为心理状态不理想。“心态好”的白领仅占四分之一。其中78.9%的白领认为自己存在焦虑现象、74.9%的白领感到迷茫,焦虑和迷茫已经深深的刻入了白领的生活字典。

就像之前引起社会关注和讨论的年轻人“躺平”现象那样,这种看似消极的生活方式,其实也是实现自我调剂的一种途径。有的时候,“躺平”也是一种巧妙的策略,可以让人在短暂的消极模式下得到更好的调整状态,从而“重拾行装再出发”。占卜、算命对于那些长期处于焦虑、困惑或者迷茫状态的群体,可以起到暂时麻醉或调剂的效果。此时,卜卦就像安慰剂一样,让人的情绪得到很好的释放通道,在没有更好的化解途径的情况下,这种“躺平式”的减压方式不应被一概否定。

“总想算一卦”的消遣娱乐表明,过高压力造成的情绪焦虑等心理问题值得重视,这已成为一种社会问题亟待得到解决的途径。让人不解的是,何以如此多的年轻人宁可算命,也不愿做心理咨询?主要原因还是社会心理行业人才缺口大,服务供给无法满足有效需求,“算一卦”就成了需求替代。据统计,我国有16%-17%的人饱受各类精神心理问题的困扰,精神心理问题所致疾病负担占非传染性疾病负担的13%,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心理治疗师的数量仅有6000人左右,与高收入国家每10万人约配备12名心理社会工作者的标准,还存在很大差距。

因而,应在劝导年轻人不沉迷算一卦的基础上,加快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建设,提供科学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

作者:堂吉伟德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