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风湿亭 | 脚趾痛完膝盖痛?难道痛风也会“转移”?
广东省中医院风湿科2022-02-15 12:44:00

开栏语:

人们常说的风湿,中医称之为“痹病”,其发生与人体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密切相关。如何顾护正气,有效避免外邪的入侵?《风湿亭》将定期推送有关风湿防与治的科普知识,教您远离风湿,为筋骨强壮保驾护航!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 何羿婷

何羿婷主任的门诊经常有病友问:

“何主任,为什么我之前只是左脚痛,后来右脚也跟着痛,现在两只脚都痛,差点下不了地,是不是痛风也会转移?”

“何主任,一开始我只是脚趾头痛,现在脚踝又肿又痛,手指也开始痛,痛风它会走吗?”

“何主任,我痛风5年了,最近膝盖突然痛过一次,会不会是痛风转移到膝盖了?”

......

01

一、“转移”究竟怎么回事?

1、尿酸控制不佳

其实,所谓的“转移”,并不是真正的“转移”,从西医的角度来说是尿酸还没控制好所导致的受累关节增多的表现。

一般情况下,痛风发作是尿酸盐晶体沉积在关节腔所导致的。当尿酸水平较低时,尿酸能溶解在血液中;当尿酸水平过高时,尿酸就不能溶解于血液,就会析出沉积到关节腔里,导致关节的疼痛。如果尿酸长期处于偏高的水平,患者的全身各关节(如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等)都有可能出现尿酸盐结晶,从而出现痛风“转移”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尿酸长期控制不佳,到了后期可能全身关节都会出现疼痛,甚至还可能出现痛风石、肾损害等。

2、药物的影响

患者在服用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降尿酸药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痛风“转移”的情况。这是由于服用这些药物时,原本沉积在关节腔中的尿酸盐晶体会迅速溶解,而溶解入血的尿酸有可能流动到另外一个关节,从而引起另外的关节疼痛。

02

二、从中医的角度看

痛风属中医“痹症”的范畴,其发病与脾肾不足有关。脾主运化,脾的运化功能正常,水谷精微化生有源,并通过布精作用可输布全身来营养机体。若平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饮酒无度,而致脾失健运,津液代谢失常,水谷不化精而反化浊,则湿浊内生。又因肾主水,司开合,为气化之本,一旦气化失职,开合不利,水液的输布调节失常,清津不能运化,浊阴不得排泄,水湿停滞,久而成浊、成淤。如果这个时候过食高嘌呤食物、嗜酒,或外感风、寒、湿之邪,则使湿浊难以泻化,留于血脉之中,流布于骨节、肌肉、筋膜之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由于湿性重浊,故发病之初多在足部及下肢,病久则波及上肢。

此外,尽管痛风属于“浊瘀痹”,但我们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以风邪也是致病因素之一。由于“风善行而数变”,即风有行走、走窜的特点,因此“风”偏盛时,关节疼痛便会出现由这个关节走到另外一个关节,即像风一样游走不定。

03

三、如何避免痛风“转移”

1、西药治疗+生活方式干预

痛风发作期正确使用消炎镇痛药或激素类药物,症状缓解后用降尿酸药物治疗,再配合低嘌呤饮食、规律生活,将血尿酸水平长期稳定在目标值360或300μmol/L以下,能逐渐把关节腔内的尿酸盐结晶溶解,不产生新的结晶,这样将大大降低痛风发作频率,让其不再“转移”。

2、中医药治疗

痛风属中医“痹证”的范畴,常见湿热痹阻证、脾虚湿淤证、脾肾亏虚证等。患者可通过辨证,予中药口服治疗,再配合中药封包外敷、针灸、沐足等,可缓解疼痛、降低血尿酸,减少复发。

END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风湿科  宁乔怡  李春花

执行编辑:刘文婷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作者:宁乔怡 李春花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