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这种“难吃”的食材,竟然是心脏最爱!
上海普陀2022-02-13 17:51:50

想要活得久,吃什么很重要。比如营养均衡、口味清淡、少吃油腻、不沾甜食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长寿饮食诀窍。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吃辣,可能也是一种长寿秘诀!

辣椒,低调的长寿食材

2020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上,研究人员发布的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显示:

与很少或从未食用过辣椒的人相比,平时有吃辣椒习惯的人全因死亡率降低了25%;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了26%;癌症死亡率降低了23%。

这个研究结果是分析了来自美国、意大利、中国和伊朗的4个国际大型研究、超过57万人的饮食和死亡率数据后发现的。无独有偶,《英国医学杂志》曾刊登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同样表明了辣椒的保健效果。

这项调查了50万中国人饮食习惯的研究发现:

每周吃1~2次辣的人比不吃辣的人,整体死亡风险减少10%;每周吃3~7次辣,死亡概率下降14%。

而常吃辣椒的人死于癌症、心脏病和呼吸道疾病的几率也低于不常吃辣的人。

辣椒,为什么这么优秀

辣椒作为风靡全球的食物、调味料,学者们一直对它关注颇多。尤其是针对辣椒的保健效果,有学者认为这与其中的“辣椒素”不无关系。

先前有研究发现,辣椒素可通过结合辣椒素受体释放多种神经肽而发挥抗炎、镇痛、扩张血管、保护胃黏膜及抗肿瘤等的作用。而且,新鲜的辣椒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的功效,不但有益于肠道菌群的平衡,还可促进唾液分泌,提高消化能力。

此外,常吃辣椒还能刺激身体产生一些活性酶,有助于心脏的跳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也有一定作用。

辣,也不是越吃越好

看到这,你是不是也想在辣椒面前“放肆”一把呢?毕竟,有这么明确的研究数据支持。

对此,小编还是要说一句:吃辣椒,量力而行就好。毕竟,辣椒有益寿命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所以辣椒具体怎么吃、吃哪种、吃多少更健康,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分析。

而且,辣椒虽好,也要把握好度,吃多了也可能适得其反,尤其是对下面这三类人来说,更不适合用辣椒来保健。

◆ 肠胃不好的人群本身的肠胃黏膜就很脆弱,加上外界刺激,更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出现胃痛、腹泻等问题。因此,患有肠胃溃疡的人应该少吃或不吃辣椒。

◆ 有角膜炎、红眼病等问题的人如果吃了辣椒,很可能会造成眼皮肿胀、眼睛发烫甚至眼压升高等不适症状。

◆ 如果口腔中有溃疡,应远离辣椒。因为辣椒刺激性较大,不但会诱发疼痛,还会刺激溃疡面进一步扩大。

吃辣≠吃辣椒

当然,除了要控制食用量外。辣椒怎么吃也特别有讲究。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上文提到的辣椒的好处,都是针对“辣椒”这种食材而言的。

1.不吃辣椒酱

我们平时吃的辣椒酱、辣火锅等,里边含了多少盐、多少油,心里得有点数。要知道,高盐、高油对身体的损害,可不是吃一两口辣椒就能弥补的。而且,火锅的烹饪温度过高,会破坏辣椒素和维生素C。高盐也会导致辣椒素流失!所以,如果想吃辣椒保健,不妨在家里自己低温炒制,或者凉拌食用。

2.不扔辣椒筋

很多人在食用辣椒时都会将辣椒籽和辣椒筋剔除,觉得它们不仅非常辣,还咯牙。殊不知其中均含非常丰富的营养成分,甚至远高于辣椒本身。

3.自制泡椒酱

该吃法低盐低脂,且辣椒发酵后产生的益生菌,有利于肠道健康。

【食材】

红色小米辣、绿色小米辣、柠檬、八角、花椒、山奈、白寇、香叶、白醋、白酒、盐。

【做法】

①去掉辣椒梗,用凉白开清洗干净后,再晾干或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② 锅中放入1kg清水,再加入4颗八角、4粒白寇、3片香叶、5块山奈、十几颗花椒、40g盐。

③锅中烧开,将水晾凉至42℃-46℃之间(感觉微微发烫)。

④水中倒入白酒,晾至常温后放入辣椒、几片柠檬、十几瓣大蒜。

⑤用罐子装好,密封储存21天即可。

建议每天食用鲜辣椒不超过100克,干辣椒不超过10g。若居于西南部,或地处潮湿的人群可适量添加食用量。

 小妙招

切完辣椒,手部灼痛怎么办?

【方法】

取医用酒精或白酒,反复擦拭皮肤灼热处。

酒精可有效溶解导致皮肤灼痛的辣椒素,缓解局部皮肤灼热感。

如果家里没有酒精,用白醋擦拭,同样可以中和碱性的辣椒素。

需要注意的是,辣椒素并不溶于水,所以,辣椒辣手后,水冲无效。

选稿:严佳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