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岁女婴被拐30年后将回云南认亲,父亲已病逝8年
极目新闻2022-02-12 07:13:00

30年光阴,当年襁褓之中的婴儿,再次见面时已经步入而立之年。

来自河南延津县的高修梅,自幼就对自己的身世感到怀疑。17岁时,她终于确定自己是被拐卖的,此后她独自寻亲13年,终于在2022年寻亲成功。原来,她1991年出生于云南昭通一个山村,乳名唐宝宝,在不满一岁时被拐卖到河南。

2月12日,唐宝宝将带着新婚的丈夫回到云南老家,与阔别30年的亲人见面。

从小怀疑自己的身世

打记事起,高修梅就一直住在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一户农村家庭。在她两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她与父亲和一个长她四岁的哥哥一起生活。但高修梅从小就觉得自己跟这个家庭融不到一起,父亲也不是很疼她。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修梅渐渐懂事,也注意到村里人时常躲着自己议论什么。“我八岁的时候,有一次在窑厂搬砖后去买雪糕,旁边有大人在小声谈论我,还夸我能干,但可惜不是亲生的。”高修梅说,在偷听到这句话后,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世。还有一次,高修梅偶然听到村里妇女聊天,也无意中听到自己不是亲生的传言,这更加证实了她此前的猜测。

在这之后,高修梅多次询问父亲及家里的亲戚有关她的身世问题,但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当时她虽然年纪比较小,但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高修梅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由于家里条件不好,她十几岁时就没有读书了,开始外出打工。在厂里一次突发情况中,为了救工友,她的一根手指被轧受伤,至今都没有恢复。

17岁后独自寻亲13年

“为了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到底在哪儿,我和家里闹过几次矛盾,17岁那年我还以自杀威胁过他们。不过,幸好自己命大,医院抢救及时,才保住了这条命。”高修梅说,后来父亲终于告诉她,她是在1992年农历四月二十被一个亲戚不知从哪儿弄来的,而那个亲戚则已经去世。

之后的13年,高修梅从未停止自己的寻亲之路,但一直没有什么结果。2021年10月,在志愿者的介绍下,在江苏工作的高修梅把自己的DNA血样采集卡,快递给四川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胡祥雨。胡祥雨2019年开始参与绵阳市失踪人口寻找,2021年成立负责寻亲打拐的“胡祥雨工作室”。

2021年11月17日,高修梅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布了自己首条寻亲短视频,之后还相继更新多条视频,讲述养父告诉她被抱养时的体貌特征。同时,她还不时在自己的账号上转发其他寻亲者的寻亲视频,助力他人早日团圆。

有时候,高修梅在网上看到其他的寻亲者都团圆了,心里波澜起伏,“除了恭喜他们就是羡慕,多少次想着,要是那个回家的人是我多好……”

30年后带新婚丈夫回家

2022年1月,高修梅终于等到了好消息,经过祖籍分析,她是云南省昭通县永善县人,疑似的原生家庭姓唐,亲人正在和她做DNA的进一步比对。1月26日,好消息传来,警方告诉高修梅,她与疑似家庭的母亲比对成功,符合母女关系。

原来,高修梅本名叫唐宝宝(乳名),1991年出生。1992年春天,尚在襁褓之中的唐宝宝被拐卖到了一千六百公里外的河南。

“比对成功了,激动得手抖、腿抖,感谢所有好心人给予的帮助与鼓励,感恩警官与志愿者的付出。”唐宝宝说,她了解到,家里的亲人包括妈妈、哥哥、嫂子、姐姐、姐夫等,几十年来四处寻找自己。而父亲已于8年前不幸因病去世,抱憾而终。

寻亲成功后,唐宝宝也将自己的短视频账号昵称改为“寻亲成功·唐宝宝”。她的姐姐笑着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这就是妹妹小时候的乳名,家里人当时都是这么叫她。”

寻亲成功只是唐宝宝最近的第一件喜事,她在2月5日还举办了婚礼,与心爱的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可以说是双喜临门。老家的妈妈和哥哥姐姐们原本打算来参加她的婚礼,机票都买好了,但后来云南下雪山路难行,只能取消行程。于是她决定结完婚后,于2月12日和丈夫一同飞往云南,与亲人见面。

“12日下午,飞机将会抵达昆明。因为云南老家山路较多,晚上还会起雾,为了安全起见,我的姐姐、姐夫会先接我们去昭通市区住一晚。13日上午,我们再回农村老家和母亲见面。”唐宝宝激动地说,家人称已经准备好了团圆宴,她也终于等来团圆的这一天了。

选稿:郑闻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