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瞧,桥!
上海宝山2022-02-10 15:10:25

图片

顾村公园里桥梁大大小小十余座,百年历史的古桥不少,今天,小编便与你一同“云上”观赏这些承载了时间和故事的桥。

广福桥

图片

广福桥取名于顾村镇(原刘行镇)广福村,而广福村以广福寺得名。传说广福寺规模庞大,鼎盛时方圆近1公里,号称江南第一寺,为当年名僧的游学之地。“八·一三”淞沪抗战,广福寺及广福桥等建筑物毁于战火。

百年历史洗刷过后,如今的广福桥两边被围栏拦起,犹如一位沉默而睿智的老人,立于水中央。行走之上,凭栏远眺,便能看到周围水边的萋萋芦苇和低低掠过河面的水鸟,为公园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

图片

如今正值蜡梅花期,顾村公园的蜡梅已经开了几茬,广福桥下便是公园里最佳的赏梅地点。树上的蜡梅有的仍是含苞的骨朵,有的已经开得灿烂,一阵风吹过,便是满枝黄金,幽香阵阵。

图片

随手一拍就很美,出片率很高噢~

羌家桥

该桥名取自顾村镇羌家村的村名。一百多年前,羌家村一自然宅住了十几户羌姓人家,故此宅名为小羌家。后来羌姓人家移出小羌家,但在定村名时为了留念,仍把羌家的宅名定为村名,故村上的桥也便取名为羌家桥。

图片

羌家桥是一座短短的拱桥,如一轮新月,慢慢拾级而上也别有乐趣。桥下有桥洞,小船可通行,桥体上还附着水草青苔,颇有小桥流水的意境。

严家港桥

图片

严家港桥的桥名也是直接采用村宅名命名,桥体勾栏上镌刻着十分精美的祥云花纹,寓意祥瑞之云气,表达了吉祥、喜庆、幸福的愿望以及对生命的美好向往。不远处,还矗立着一座河边小亭,走累了也可以去那儿歇歇脚。

它是一座长桥,连接了河两岸,驻足一会儿,看看远处美景,享受片刻惬意。

青石桥的栏杆两旁雕刻着祥云图案,古味儿十足。

太平桥

图片

原太平桥(生肖桥)位于顾村镇(原刘行镇)老安村境内沪太路上,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沪太路曾是上海市最早的一条省际公路。

图片

如今,太平桥又称十二生肖桥,桥两侧栏杆共雕刻着二十四只栩栩如生的生肖动物。你也可以来这儿找找属于自己的生肖石像,非常有趣~

青龙桥

图片

古时青龙桥曾为朱家弄村洪家桥宅的标志性建筑,后因时代变故,“青龙桥”屡毁屡建。

图片

顾村公园建设时,在原址用汉白玉砌成单孔长桥“青龙桥”。

图片

除了这些桥以外,顾村公园里还有寓意子息昌盛的万年桥、颇具江南水乡韵味的顾家宅桥、唯一的一座双桥梦熊桥等……更多散落在园内各处的古桥,等你亲自来探寻~

(来源:上海宝山)

选稿:张丹洋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