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只知道谷爱凌?你可能不知道更多的“谷爱凌”有多拼!
上观新闻2022-02-09 05:44:01

8日,中国选手谷爱凌创造历史的一跳,将首个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冠军揽入怀中。早在北京冬奥会前,谷爱凌天赋加努力的故事就已经被中国网友所熟知,她本人也一跃成为流量明星。放眼本届冬奥会,其实还有像谷爱凌这样,将青春与热爱奉献给冰雪运动的年轻人们,他们也都是来自华人家庭的优秀选手。

为外婆圆了奥运梦

24岁的郑恩来在中国冰球队司职后卫,他是一名中德混血儿。北京冬奥会是他的首次奥运会之旅,就在几个月前,他的妹妹郑妮娜力代表中国参加了东京奥运会的女子七项全能比赛。兄妹俩共同出战奥运会成为一段佳话,而他们也圆了外婆的奥运梦。

郑恩来

郑恩来的外婆郑凤荣是中国第一位打破世界纪录的女子跳高运动员。1953年,16岁的郑凤荣入选田径国家队。1957年11月在北京,郑凤荣成功地跳过了1.77米,创造了我国第一个田径世界纪录。遗憾的是,郑凤荣没有机会参加奥运会就退役了。

2000年前后,郑凤荣决心培养郑恩来和郑妮娜力。兄妹俩都继承了外婆的运动基因。郑恩来3岁练习滑冰,5岁改练冰球,曾在加拿大青年冰球联赛的迪辛哈特老虎队中司职后卫。1.97米的郑恩来,球风灵动而且凶猛,身体素质优于同龄球员,教练还给他起了昵称叫“Great Wall(长城)”。

每年夏天,郑恩来都会来北京跟外公外婆住上一段时间,所以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我有着中国血统,会说中国话,我想回到中国打球,为什么不能代表中国参加冬奥会呢?”2017年,在郑凤荣八十岁生日的宴会上,郑恩来决定选择回国,送给外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

就在郑恩来入选中国冰球协会的海外选拔集训名单时,命运跟他开了个玩笑。他在加拿大的一次比赛中受伤,并造成胯骨撕裂。医生建议他如果短期内不再从事冰球运动,可以不必做手术。但迫切希望回到中国打球,代表中国参加冬奥会的郑恩来,毅然决定手术治疗。在北京冬奥会的赛场,郑恩来将与队友们一起为荣誉而战。

“常青藤”学霸逐梦而来

在冬奥会女子冰球中国队与日本队的比赛中,中国门将周嘉鹰以一己之力扑掉日本队全部5粒点球,一战封神。她的护膝上绣有双龙,头盔上还印有长城,在场上威武霸气。

关于周嘉鹰的故事,不仅仅是场上表现这么简单。为了参加奥运会,这位普林斯顿学霸放弃了华尔街的高薪工作,投身到冰球项目。

周嘉鹰(左)

今年26岁的周嘉鹰出生在加拿大,她的妈妈是中国人,父亲是加拿大人。5岁开始,周嘉鹰就已经上冰,跟男孩子一起训练。最初,周嘉鹰一直在哥哥所在的男队当守门员,由于她在场上的勇猛不弱于男孩们,所以男队友们放心地把球门交给这个女孩。这一守就是近10年,直到周嘉鹰进入大学。

2012年,成绩优异的周嘉鹰进入了著名的常青藤名校普林斯顿大学读书,代表校队出战全美大学生联赛,多次被联盟评为“最佳门将”。由于女子冰球的职业化程度不高,周嘉鹰大学毕业后选择加入华尔街投行,成为一名基金分析师。2018年的某一天,工作将近两年的周嘉鹰突然接到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的邀约,希望她能成为球队的一员,一起追逐奥运梦想。

周嘉鹰当时很吃惊,因为她此前对中国冰球运动了解得并不多。在征求家人意见时,“去中国打球”这件事得到了支持。母亲对她说:“这对于你和中国的连接非常重要。”

周嘉鹰的外公外婆目前居住在杭州。以前回到国内,她因为中文不好,尽管亲戚们热情好客,但是苦于无法交流。于是大学期间,周嘉鹰苦练中文,“我很有动力这样做,因为我想要和自己的外公交流,他只能讲普通话。这也是我和自己的中国血统连接的方式,现在我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希望中文有所进步

在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项目角逐中,有多名美籍华裔选手,陈楷雯是其中一员。她被中国花滑迷熟称为“四妹”。

陈楷雯今年刚满22岁,出生于美国加州佛利蒙特。她4岁开始滑冰,6岁开始接受专业培训,17岁时就斩获全美花滑锦标赛冠军、花滑世锦赛第四名。生性安静、害羞,但滑冰让陈楷雯享受到无穷的乐趣,让她发现了自己更多的可能性,也让公众认识了这位“花滑小仙女”。

2018年平昌冬奥会,是陈楷雯的首届奥运会。 当时等待大名单的过程既紧张又期待,“晚上大概11点半收到短信,我当时就尖叫了出来,妈妈马上问是不是入选了。”在平昌,她以一场伴着《十面埋伏》奏乐的水袖舞惊艳了花滑赛场,在冰面上留下了“绝美”的身姿。

平昌冬奥会后,陈楷雯因为伤病未愈就急于训练,结果遭遇右脚应力性骨折,不得不就此休战,这让她经历了一个更长的养伤周期。“就是那次受伤和远离冰场,让我对回归更加渴望。我想要参加比赛,去再次感受那种竞争的刺激感,那才是我想要的。”

在休战期中,陈楷雯将重心转移到了大学申请上,她成功地考进了“常春藤联盟”之一的名校康奈尔大学,在那里主修人类生物学,外加健康与社会学。

北京冬奥会是陈楷雯的第二届冬奥会,也是她第二次来到北京。陈楷雯说,因为疫情的原因,这次没有机会去中国的其他城市,有些遗憾。“但安全是第一位的,这点我非常能理解。我希望自己和周围的所有人都平平安安的。”

冬奥村的设施让陈楷雯赞不绝口,“这个智能床太赞了,真的是太喜欢了。冰场的冰也很好。我爱这里发生的一切。”最近,陈楷雯在努力说中文,“希望等我回到美国时,我的中文会有所进步”。

选稿:李婉怡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