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 云同步,“岁月流珍——纪念著名沪剧艺术家顾月珍先生诞辰100周年演唱会”大年初十见
周到2022-02-09 04:33:07

2月10日晚,农历壬寅年大年初十,“岁月流珍——纪念著名沪剧艺术家顾月珍先生诞辰100周年演唱会” 将通过线上平台直播。

作为2022年“乐嗨上海过大年”长宁区非遗新体验活动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艺享申城”系列惠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台经典荟萃、名家云集的演出在为上海新春文娱活动增添浓郁“上海声音”“上海味道”的同时,也将展现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顾月珍留给岁月的宝贵艺术财富,以及新时代下,长宁沪剧团在现任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甦萍带领下,扎根人民、讴歌时代的卓越成绩。

此次演唱会由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长宁沪剧团、虹桥艺术中心共同承办。

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顾月珍出生于1921年,2021年恰逢其百年诞辰。由顾月珍创建的努力沪剧团(上海长宁沪剧团前身)成立于1949年。顾月珍的一生和努力沪剧团、长宁沪剧团的发展密不可分,集中体现了文艺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始终坚持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歌唱的初心。

沪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长宁沪剧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是长宁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戏曲剧种。73年来,长宁沪剧团贴近社会脉搏,把握时代主旋律,创造了一出又一出优秀舞台剧,赢得社会的广泛好评。整场演出分为“经典永流传”“与时代同行”“扎根在人民”三个篇章,长宁沪剧团老中青演员将以交响演唱会的方式为沪剧爱好者展现顾月珍先生创造的经典作品《赵一曼》《八年离乱》《杨乃武与小白菜》等。长宁沪剧团近年来的新创剧目,如现实题材优秀作品《文红老师》《小巷总理》,“名著三部曲”《上海屋檐下》《原野》等也将得到充分展现。

排演现代戏,以沪曲乡音歌颂革命英雄、时代楷模始终是努力沪剧团、长宁沪剧团的特色,沪剧《赵一曼》是顾月珍生前塑造的最经典的舞台形象之一,赵一曼也是沪剧舞台上塑造的第一个共产党人形象,意义重大。1954年9月,顾月珍主演的《赵一曼》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荣获演员一等奖。《好媳妇》《母与子》《翠岗红旗》《志愿军的未婚妻》等一系列好戏也成为努力沪剧团的代表剧目。1979年,长宁沪剧团恢复建团后,根据身边人物优秀事迹,先后排演了《文红老师》《小巷总理》等“新经典”,以及“恩怨三部曲”“红色三部曲”“名著三部曲”“传奇三部曲”等众多原创。其中,《文红老师》以查文红老师扶贫支教事迹为原型创作,由中央电视台拍摄成为6集戏曲连续剧在央视播放,面向全国起到了推广沪剧、传递“上海精神”的积极作用。《小巷总理》三部曲以“小巷总理”朱国萍为原型,2019年7月,该剧《小巷总理》作为唯一代表上海参演文化部汇演的舞台剧,上演于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观众反响热烈,成为一张响当当的“上海名片”。

除长宁沪剧团演员将带来精彩的演唱外,本次演唱会也得到了沪剧界乃至整个戏曲界的关注和支持。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韩玉敏、顾月珍先生爱徒顾珍珍将亲临现场,共同回忆顾月珍先生的深情事迹。长宁沪剧团国家一级演员,解派传人李恩来、滑稽戏表演艺术家钱程、越剧表演艺术家赵志刚、评弹表演艺术家高博文将以一段沪剧联唱表达对前辈的致敬。

2006年,长宁沪剧团正式成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陈甦萍所创造的“沪剧陈派艺术”和顾月珍的“顾派艺术”,经市政府批准,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团长陈甦萍为旗帜引领,黄爱忠、张燕雯、王斌、朱桢、魏敏菲、陈解西等优秀中青年演员也在守正创新、传承传播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前行。

陈甦萍介绍说:顾月珍先生是为沪剧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艺术家,她创造的“反阴阳”是沪剧主要曲调之一。但因为她去世较早,不少沪剧爱好者对她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此次举办“岁月流珍”演唱会既是向观众介绍顾月珍的艺术成就,更是倡导她的“努力”精神。

陈甦萍说:

“从顾老师版本的《赵一曼》到新版《赵一曼》,从努力到长宁,从顾月珍到陈甦萍,这一路是舞台创造精神的赓续,是沪剧人七十年初心如磐,以舞台之梦为马,不负青春与韶华。”

据悉,“岁月流珍——纪念著名沪剧艺术家顾月珍先生诞辰100周年演唱会”将于2月10日19:15分别在东方大剧院、央视频、今日头条、西瓜视频、B站、一直播、长宁文化云等平台进行同步直播,敬请关注。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邱俪华

作者:邱俪华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