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上海疫情防控不松劲,我们也不能松!”这家企业春节里赶制防护服
上观新闻2022-02-06 13:00:12

这个春节,美迪科(上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的200多名员工只休息了两天,大年初二就开始上班,赶制医用防护服。为何过年也要加班?原来,这家公司是上海唯一一家生产医用防护服的企业,公司董事长杨镇华说,“上海疫情防控不松劲,我们也不能松!”

医用防护服和普通防护服是疫情防控的必备物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美迪科这家生产医疗器械包装的企业在工信部、市经信委等部门支持下,开始生产医用和普通防护服。去年5月,公司的新工厂在上海奉城经济园区建成启用,那里有6条生产线,每天能生产15000套左右医用防护服和5000套左右普通防护服。这些产品出厂后,就被运往上海的机场、海关、道口、医院等地,成为抗疫工作不可或缺的“防弹服”。

由于国内外疫情的反复,美迪科的防护服生产线始终没有停歇,春节前一个月还扩大了产能,6条生产线“火力全开”。也就是从那时起,公司管理层开始引导员工留沪过年、春节加班。据杨镇华介绍,美迪科80%以上的员工来自外省市,今年春节有70%以上的外地员工没有回老家,而是留在上海奉贤区,加班赶制防护服。

不回老家过年,也要过出年味。除夕那天的中午和晚上,外地员工分批在公司食堂和饭店吃了丰盛的年夜饭,还收到了上海奉贤投资集团工会和美迪科赠送的新年礼物。一些外地员工的留沪家属也一起来公司吃年夜饭,感受到家的温暖。“我们在节前了解到,有些职工的爱人回老家了,但小孩还在上海,所以我们请职工的孩子也来吃年夜饭,大家在一起闹猛呀。”杨镇华笑着说。

大年初一休息一天后,公司200多名工人大年初二就上班了。他们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进入工厂的10万级净化车间,开始一天的劳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制衣流程的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缝纫机、锁边机、压条机等所有生产设备都有编号,与每位员工的编号对应。从第一道裁剪工序开始,每个环节都有记录表单,记下材料损耗、制衣件数、合格比例等各种数据,做到科学管理、有案可查。

整个生产过程中,至少有3次自检。第一次在压条前,工人要检查缝制出的防护服有没有破损、污染、跳针等问题,没有查出问题后,才能用压条机把防护服上近万个针孔封住,以防病毒进入。第二次自检是在收好袖口和脚口后,质量没有问题,才能给防护服贴上胸标和领标。第三次自检在装箱前,要抽样检测无纺布材料的物理性能有没有在制衣过程中改变,包括断裂强度、静水压、过滤率等指标。完成抽样自检后,产品才能提供给国内客户。

据了解,美迪科生产的医用防护服还出口到了俄罗斯、缅甸、以色列、南非等国家。国外客户反映,本国实验室检测显示,沪产医用防护服与国际知名品牌防护服的质量处于同一水准。

春节里加班累吗?“当然累,但客户需求量这么大,我们总要帮公司完成任务。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吧。”一位纺织女工回答道。她还告诉记者,春节里加班的伙食非常好,鸡鸭鱼肉一应俱全,让他们在公司也有过年的感觉。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