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封“神”纪(74)丨跃千愁:用自己的情绪带动读者,“宅得住才能写得好”
封面新闻2022-02-04 10:35:59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我不太了解脑洞是什么东西,因为我最缺的就是脑洞。”

跃千愁,网络文学白金作家,十几年的写作生涯创作了《前任无双》《道君》《飞天》等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文笔细腻而立意深远,有读者评价其作品是“在人性飘洒的疆域里沉浮江海,历劫炼心。”目前,跃千愁的仙侠新作《半仙》正在起点中文网连载,已更新至167万余字,备受读者喜爱。近日,跃千愁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他表示:“创作者只有宅得住才能写得好!”

跃千愁,江西上饶人,原是一名国企员工。2009年,他在租书店接触到了网络小说。“我那会儿并不知道什么是网文,就是在租书店里看到了一本小说,觉得写得太好了,但书店里只有上部没有下部。同事推荐我去起点看看。”跃千愁口中这本“只有上部”的作品,是网络文学作家雁九的经典小说《重生于康熙末年》,也是由这部书开始,跃千愁与网文正式结缘。

“我这个人比较老土,那会儿根本不知道起点是什么网站。后来听人家说写网文能赚钱,我是不相信的,但我想尝试写故事。”尽管不信写网文能赚钱,他还是注册了个笔名“跃千愁”,“其实这个笔名没太多寓意,纯粹是想到的笔名都被人注册了,随手敲出了‘跃千万’,后来又觉得改成‘跃千愁’会好看些。”抱着“会有人看吗”的好奇心,2009年底,跃千愁的第一部作品《修真界败类》上线。“现在看到这个书名,其实还挺羞耻的。”但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就有读者有评论有留言,心里颇有些欢喜。

“那时候写作没什么目的性,也不是为了赚钱,想着既然有人看我就写一写。”有了人生中第一位编辑带路和指引,跃千愁拿到了第一笔稿费,这让原本想写满一百万字就收笔的他动摇了。于是,在编辑和稿费的“鼓励”下,他一写就是13年。“那时候还在工作,写作的时候,会把窗帘全部拉起来,调整桌子方位,面对着门,怕别人开门进来看到我在写小说,也没想到会坚持下来。”直到现在,跃千愁依然对亲戚朋友保密,从不透露自己是一名拥有众多读者的白金作家,“毕竟在小县城嘛,还是想低调一点。”

跃千愁的第一笔稿费收入是1200元,彼时他的月薪是五六千块。“和当时的工资比起来,稿费并不高,但看到写小说真的能有收入,就有了更大的创作动力。特别是在《修真界败类》上了推荐封面榜后,点击率一度超过了某位顶级作家,我一下来了精神。”随着网文的普及度越来越高,码字的收入也越来越多,跃千愁决心辞职,开始全职创作,“糊里糊涂就成了‘白金’。”

“时代不错,写作者不需要为‘宅’而感到羞耻。”在跃千愁看来,好故事、好内容需要作者踏下心来,进行“沉浸式”写作。“越是把自己与世隔绝的创作者,往往越能写出好故事。有些作者写到后面就浮躁了——心野了,静不下来了。而在我看来,如果没有一个沉浸的感觉,是很难写出好内容的。”

事实上,跃千愁是属于那种电脑一关就不太跟网文圈子来往的人。“偶尔跟其他作家们聚聚会,但基本上关掉电脑我就回到现实生活中了。写作者,要适度封闭一点,少参加一点活动,少一点社交,多一些自省,多试试和自己对话。”跃千愁观察发现,一些顶级作者就比较宅,却是网络文学行业中的“常青树”。“只有宅得住,心才不会乱。”他这么说。

虽说跃千愁的“白金之路”略显得有些“糊涂”,但十几年写下来,他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写作方法论。“首先得有一个整体的故事走向。一般情况下,我会先去构思结尾,用结尾打动自己,然后再去完成整体脉络。一本书的创作周期很长,作者必须要建立一个确切的目标,才能一直坚持下来。好比《道君》最后结尾时,牛有道还了一箱金币的情景,就是激励我一直写下去的动力。”

与很多作者不同的是,跃千愁很少写大纲,怕大纲限制自己的思维,“有的作者会把大纲写得很细,我也尝试做过,可总感觉按大纲去写,文字就失了灵气。”跃千愁认为,自己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是有性格的,“作者既然赋予了人物不同的性格,那剧情的走向与发展,实际就由这些人物自身的性格去推动了。作者如果不尊重角色的性格,强行框好他的选择与举动,就会让故事失去灵性。”

在《道君》的完本感言中,跃千愁曾表示,“对一个码字速度不快的人来说,日复一日的坚持,尤其是长久的坚持,真的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中途他屡屡有封笔的念头,偶尔感觉这种日子下去有点非人。”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跃千愁更直言,“不想写了,每完成一本我都在琢磨该怎么封笔。”

而他依旧在坚持。“稿费只是一个方面,主要还是感谢读者,能走那么远,都是靠读者的支持。有的读者从中学一直跟着自己进入大学,然后毕业,成家立业,跃千愁也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总不能走着走着就散了,消失了。”

相关阅读:封“神”纪(75)丨对话跃千愁:网文领域,作品才是关键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