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萌”虎来袭,这些文物是真的“虎头虎脑”|寅年招虎
封面新闻2022-02-01 17:35:38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虎年祥和又一春。在十二生肖中,除了现实世界里没有的“龙”,虎应该是最威猛的属相了,是谓虎虎生威。按理说,虎性凶猛,会伤人,本应是人类天敌。但从古至今,虎崇拜风俗却长盛不衰。旧时家里堂前总有一幅“下山猛虎”,虎形玩具更是多不胜数。在今天,不少年轻家长也多为孩子们购置“虎头帽”,可爱又喜庆。

可能很少有如此矛盾又统一的动物,兼具威猛与可爱,不然如何得到“大猫”的昵称?这不仅是今人对虎的印象,也是古人为虎赋予的吉祥内涵。威猛的虎形青铜器不少,而另一些略显“蠢萌”的虎形器物,则多少有些“虎头虎脑”。

枕头是人们生活中最亲近的物件之一,自古以来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考古发现以及文献记载中,瓷枕、玉枕、石枕、木枕等等不同材质的枕头数不胜数。尤其随着宋元陶瓷工艺的发展迅猛,瓷枕日益普遍。其中尤以兽形枕头最为精巧繁盛,虎作为百兽之王,也被人枕于头下,乖乖听话。

南越王博物院开设有专门的瓷枕展区,其中20余件虎形枕尤为可爱有趣。

彩绘虎枕以卧虎为枕座,在虎头、尾巴、爪部位勾画大致轮廓,再用墨彩画出条纹状虎斑。整个虎身不成比例,头部巨大且与身体融为一体,四肢也明显缩短,看上去缩成一团,显得淘气又可爱。

新疆的吐鲁番博物馆收藏有一只独特的木老虎,高约15.3厘米,长约31.6厘米,距今约有1500多年。它独特就独特在,如果不告诉你这是老虎,你肯定会认为这是一只猫。正所谓“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但从躯体和尾巴上画的虎斑纹中看,研究人员认为这的确应该是一只老虎。

这只木老虎头大而圆,尾巴高高翘起,与真正的老虎相比,形象差距较大。于是大家也都猜测,可能是当时的雕刻者没见过真正的老虎,才会“照猫画虎”,毕竟大家都是猫科动物。

另外一枚出土于陕西宝鸡的春秋战国时期金虎符,则更显得“呆萌”了。只见这只金老虎高昂大耳竖立,两眼圆睁,炯炯有神,虎口微张,虎牙外哧。虽然看上去十分想表现出老虎的凶猛威严,但由于体型较小,总有点“奶凶”的意味,一直被不少网友调侃是只“大猫”,深受喜爱。

虎子是一种外形形似老虎的古代器物,至晚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出土。但出土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应该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青瓷虎子。

但是对于虎子的用途,考古界的专家学者们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溺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夜壶”,也有人认为它是盛水器。

1955年于江苏省南京赵士岗吴墓出土的一款青釉虎子,其上有“赤乌十四年”等铭文,属于三国时期文物,现存于国家博物馆,属于“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这件虎子通体浑圆,斜颈圆口,腹上有弓背奔虎状提梁,虎首昂起,张口露舌,目视远方,腹下有缩状四肢,展示了极好的精气神。只是如若真是原作夜壶的用途,又多少有些“反差萌”,可爱得趣。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