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自带BGM就是美!滑冰项目里扔的玩偶都去了哪儿?丨懂冬奥
东方网2022-01-31 16:22:14

△插画来自:《一起来看冬奥会》中国中福会出版社(已获授权)

滑冰

OlympicWinterGames

滑冰项目中,作为冰上基础大项,速度滑冰素有“冰上田径”之称。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将产生14枚金牌,是产生金牌最多的项目,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速度滑冰简称速滑,滑冰运动中历史最为悠久,开展最为广泛的项目。

1763年2月4日在英国首次举行15公里速度滑冰赛。1889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首次举办世界冠军赛。男、女速滑分别于1924年、1960年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

战术千变万化,像风一样飞驰,决胜在秒的千分位,这就是短道速滑!

短道速滑19世纪80年代起源于加拿大,是在室内冰球场地上开展起来的项目。短道速滑在1992年冬奥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北京2022年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在北京赛区的首都体育馆举行,一共将产生9枚金牌。

北京冬奥会比赛场地将采用最新环保技术制冰,冰面温度零下7至8度,厚度3至4厘米。

短道速滑跑道内圆周长111.12米,直道长28.85米,弯道最小半径8米。

场地四周防护垫用防水材料制成,可自然移动,在运动员发生碰撞时能起到缓冲作用。

短道速滑比赛扣人心弦,出发——快速占位——控制与反控制——超越与反超越,竞争异常激烈。

为了防止和减少运动损伤,短道速滑头盔必须是规则形状,不能有任何突起,运动员可以选择佩戴护目镜。护颈、手套、紧身服、护腿板都要有防切割功能。

冰刀刀根为圆弧形,刀管采用封闭式,最少有两点固定在鞋上,没有可动部分。

短道速滑比赛以到达终点的先后顺序论胜负,一般进行三到四轮。

接力比赛分为半决赛和决赛两轮进行。短距离接力4人(队)一组,长距离6人一组。

接力比赛通常每人每次滑一至两圈进行替换,替换采用推接方式在直道上进行。比赛还剩三圈时,发令员鸣枪示告,最后两圈一般由1名队员完成。

短道速滑在亚洲、北美和欧洲较为普及,中国运动员表现突出。 

杨扬获得过59个世界冠军,王濛10次打破世界纪录。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武大靖为中国队夺得一枚宝贵的金牌。

全场聚焦,音乐响起。花样滑冰上演以技术动作为基础编排的节目,惊心动魄的跳跃,眼花缭乱的旋转,把惊险和美丽发挥到极致,冬奥会上最受观众喜爱的项目之一!

花样滑冰18世纪诞生于英国,是曾经进入夏季奥运会的冬季项目,在1924年被列为首届冬奥会比赛项目。

北京2022年冬奥会花样滑冰比赛将在北京赛区的首都体育馆进行,一共将产生5枚金牌。

△男选手着长裤,女选手可以穿裙子或连体服

花样滑冰比赛不允许使用布景和灯光效果,服装成为艺术表演的唯一辅助因素。男子着长裤,女子可以穿裙子或连体服。

花滑比赛需要与背景音乐相配合,反映编排的主题与意境。

△金妍儿

花滑冰刀刀身下面有半圆弧形的浅槽。前端有刀齿,便于完成跳跃和旋转动作。

花样滑冰比赛由两部分组成:男、女单人滑和双人滑分别进行短节目和自由滑的比赛;冰上舞蹈进行韵律舞和自由舞的比赛。短节目和韵律舞都有规定动作。

裁判按技术分和节目内容分为选手的每段表演打分,每个阶段的总分之和为最后得分。

有人会疑惑,双人滑和冰舞有何区别?

虽然都是一男一女表演,但双人滑包含跳跃、抛跳、捻转等动作,注重动作的难度和完成质量。

冰舞更强调舞蹈的韵味和表现力,技术动作不包括跳跃,托举时,男伴的主托举手不能超过头部。

冰场美轮美奂,选手激情燃烧,观众如果意犹未尽,可以向冰面抛赠自己的礼物和鲜花,表达对偶像的崇拜。这就不得不提,可以让赛场下起“维尼熊雨”的羽生结弦。

那么这些玩偶都去哪了?在2018平昌冬奥会上,日本花滑名将羽生结弦蝉联花滑男单金牌,他参加的16、17日两天的比赛结束时,赛场下起“小熊维尼雨”。

最后,羽生结弦并没有将这些玩偶带走,而是送给了在冬奥会期间辛苦工作的志愿者和花童小朋友。由于玩偶数量十分巨大,几乎每一位志愿者和花童都能拿到一个。

另外,花样滑冰双人滑是中国队的优势项目,2022年的北京冰场更值得期待!

相关链接

嗖嗖嗖!Biubiubiu!冬季两项不是堆雪人打雪仗?

来不及解释了,快上车!雪车跑得快全靠舵手带?

冰球不是个球!这个项目,打架合理吗?

雪橇躺着才会赢?这个项目的速度,可达130千米/小时!

如何看懂冰壶比赛?这个项目,没“两把刷子”真不行!

滑雪大项秀到起飞!有个项目女子还不能参加?

来源:东方网

记者:刘辉

编辑:小刘

审稿:卞英豪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