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地道松江年夜饭,开席啦!丨爱申活暖心春
上海松江2022-01-30 18:12:28

松江人过年,都是从除夕前一天晚上,也就是“小年夜”开始的。在松江小囡的记忆里,年夜饭总得有一桌传统本土菜才算圆圆满满。团聚时刻与家人共享“松江味道”,这个年才过得有味道。

今天,小松为大家整理了一桌松江本土菜年夜饭,快来看看你家的餐桌上也有这些美味吗?

白斩鸡,烹鸡时不加调味白煮而成,食用时随吃随斩,是最能品尝出鸡肉原味的一种做法,它也是松江本土菜里的“冷盘王者”。

一碟脆爽的萝卜片令人神清气爽、满口生香。

油爆虾是松江人春节餐桌上雷打不动的“名角儿”。菜色金红十分讨喜,炸过的河虾形如小元宝,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寓意,同时,因为虾壳上有一节一节的轮廓,所以它也有“节节高升”的好口彩,是新春宴席冷盘必备。

在松江,过年餐桌上的美食,不但讲究色香味,菜名还要讨口彩。寓意“四喜临门”的四喜烤麸是家家户户春节必备的冷菜之一,花生,松江话里称“长生果”,寓意健康长寿,烤麸寓意富贵,香菇木耳寓意吉祥如意,金针菜取其色,有金贵之意。

白切羊肉切得方方正正,摆在盘子里整整齐齐,皮肉相间,肥瘦比例恰到好处,肉质酥而不烂,透着一股清香。最好吃的还得数那羊汤凝结而成的肉冻,晶莹剔透,口感Q弹。

在松江人的冬季记忆里,少不了与之相伴的“外婆家的味道”。冻猪头(冻肉)就是这样一道外婆、妈妈们常做的传统时令菜。肉冻咸鲜微甜、入口即化,还能尝到包裹其中的酱香瘦肉、软糯肉皮和脆口猪耳朵,十分解馋。

色泽红亮、酱香浓郁、唇齿留香的本帮酱鸭是松江人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爆鱼是松江人非常喜爱的特色菜品。它的制作工艺和配料简便,色、香、味俱佳,宜于直接食用。宴席上常作冷盘、拼盘,也可作炒菜烧菜或汤类的配料。过年时,松江人或自己动手做,或外面买回来,年夜饭少不了要有一盘爆鱼。

在过年的时候,一道红烧鲫鱼,是家宴上不可或缺的吉祥菜。为了讨个“年年有余”的好口彩,老底子松江人还会特意将它留到第二天才动筷。

浓香的蛋皮裹着鲜美的猪肉馅儿,金灿灿的外观酷似元宝,咬一口,蛋香与肉鲜相融于舌尖,蛋饺是松江人冬季饭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

刚出锅的椒盐排条炸得金黄,薄而酥脆的面衣包裹着鲜嫩的猪排肉,丝丝椒盐咸香,还没端上桌就让人想捏一块吃!

酸酸甜甜,好吃到停不下筷!

作为应季蔬菜,白萝卜营养丰富,食用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松江人家里的年夜饭餐桌上常见炖萝卜,一碗热腾腾的肉汁炖萝卜能驱走严寒。

肉菜有肉菜的丰腴醇厚,素菜有素菜的清爽多姿。松江人爱吃的双菇面筋煲,没用到一点肉,吃起来滋味、口感却丝毫不输肉菜,好吃得不得了。

走油肉是松江人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硬菜”之一,肉皮皱如波纹,肥肉甜而不腻,瘦肉酥而紧致。只要有了这道菜,过年的仪式感就算是有了。

过年,松江人喜欢吃年糕。据说,年糕最早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一种春节食品。在松江人的春节饭桌上,吃“年糕”有“年年高”的好口彩,寓意工作、学习、生活方方面面一年比一年提高。对于松江人来说,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年年岁岁带来新的希望。

笋干在松江人过年的家宴中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笋干烧肉、白菜炒肉丝和油豆腐嵌肉是过去松江农村春节餐桌上的三大件,尤以“重油浓汤钵头盛”的笋干烧肉为“撑台面”的菜肴。

对于松江人来说一份热气腾腾、香味四溢、温热滋补的羊肉是御寒必备。红烧羊肉鲜香入味、酥嫩不腻,地道的家常风味,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

松江话“踏踏滑滑”意为“顺顺利利、平平安安”。老底子松江人春节餐桌上必备的一道塌菜炒冬笋,是承载着“踏踏滑滑”美好祝愿的吉祥菜。

塌菜冬笋是松江人春节餐桌上为数不多的全素菜。除了包含“踏踏滑滑”的寓意,“塌棵菜”的松江话发音近似“脱苦菜”,冬笋则还有“节节高”的好彩头。吃完这道吉祥菜,来年顺利平安,工作生活都会越来越好。

油豆腐塞肉以油豆腐、肉馅为主料,口味咸鲜,肉与素的组合,汁香味美,是老底子松江人逢年过节餐桌必备的美味。油豆腐塞肉的馅心有多种做法,尤以春节时的“五花肉+冬笋+荠菜”最具松江本地特色。

天冷了一定要喝的胡椒肚肺汤,是正宗松江老味道!处理干净的猪肚猪肺炖出乳白色的清汤,表面上没有浮油,入口浓厚,猪肚猪肺不腥不膻、鲜嫩弹牙,一碗下肚,舒畅!

红汤大鱼头

松江人家常鱼头汤的做法,通常是“白烧”。但在一本1957年的松江老菜谱上。收录了一道特别适合寒冬时节的“红汤大鱼头”,这是松江本土菜里为数不多的辣味菜肴之一,春节餐桌上与家人分享,热乎乎辣蓬蓬,暖心暖胃。

全家福砂锅

在松江人的团圆饭菜谱里,必定有“全家福砂锅”的一席之地。新鲜自制的蛋饺、鱼圆、肉圆与自家腌制的咸肉炖出一锅鲜,满满当当的食材,在小火咕嘟咕嘟的煮沸声中,映衬出温暖的“全家福”画面。

在松江,一说到八宝饭,过节的味道就扑面而来了,节日必备的甜品!晶莹发亮的猪油糯米,舀一勺放嘴里,豆沙、红绿丝、松仁、蜜枣、核桃、葡萄干、冬瓜条……一口下去,满满都是幸福。

是不是光看着这些菜品就要流口水啦?你心中春节第一好吃的菜是哪道呢?快来留言分享吧!

选稿:吴怡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