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虎年将至,什么样的生肖纪念品更喜闻乐见?
北京时间2022-01-30 14:13:36

众多国际品牌推出“虎年限定”产品被吐槽

眼看着壬寅虎年就要来了,这两天,很多人都在忙着置办年货,按照惯例,也少不了要买一些当年的生肖纪念品。而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今年一些国际品牌也开始凑热闹,以中国的生肖虎为灵感,推出了一系列各种各样的所谓“虎年限定”产品。

估计大伙儿都很好奇,这些国际品牌推出的“虎年限定”产品画风是什么样呢?其实要说也没什么创意,就是各种印老虎呗,比如在包包上、丝巾上、手表上,都印上一只老虎。

也有画风比较萌的,不过那画工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比如您现在看到的这个设计,有网友就说了:“这是老虎还是病猫啊?”还有更夸张的,您看这只老虎,据品牌方介绍,这是吉祥物小恐龙收获了虎纹新皮肤。但说实话,是真看不懂它想要表达什么。

还有一些品牌,设计得稍微抽象一点,并没有在产品上印上整只老虎,而是用了老虎皮的纹路,倒是不难看,但有没有觉得,这个配色和质感好像在哪儿见过?《西游记》里猴哥穿的虎皮裙不就是这样吗?

大家也能看得出来,有些国际品牌设计出来的虎年周边产品,确实不太对咱们中国消费者的胃口,所以才会引发网友们的吐槽。

其实,这也很正常,毕竟,中国的生肖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也没指望那些国际品牌真的能搞懂、能用好咱们的生肖文化。要说在这方面,还是国内的商家最能读懂消费者的心。

贺岁市场升温 “虎元素”成“流量密码”

那咱就把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虎象征着活力和勇敢,自去年底以来,商家们就铆足了劲儿,争相推出带有虎年主题的商品。最近,有记者走访了北京市的多家商超发现,各类涉及虎年的商品摆在了店内的显著位置,玩偶、挂饰、衣帽、零食等 “虎虎生威”的商品十分抢眼,营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大家应该能看得出来,虽然老虎是“百兽之王”,但在商家推出的虎年生肖产品中,威猛的形象其实并不多,相反,大多数老虎都很呆萌可爱,“小脑斧”、“虎头虎脑”等萌萌哒的喜庆形象非常受欢迎。

不仅是实体店,网上的“虎元素”贺岁年货也销售火爆。比如,一款可折叠的虎年红包就在网上受到追捧,月销量超10万件。另外,很多人儿时记忆中的虎头帽、虎头鞋等商品,今年也流行起来,某电商平台的一家虎头帽店的店主表示,1月份以来,他们店的虎头帽销量比往年增长了300%。

虎年生肖纪念币价格大涨7成

不过要说目前市场上最火的带有“虎元素”的纪念品,莫过于中国人民银行前不久刚发行的2022年虎年双色铜合金纪念币了,因为它不仅赏心悦目,而且还能升值。

据报道,这次虎年纪念币的面值为10元,发行量是1.2亿枚,在1月7号晚上预约时,短短几分钟就被预约完了,随后市场价格就一路上涨,截至目前,市场价在17元左右震荡,与10元面值相比,涨幅已经达到了七成。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第二轮生肖纪念币从2015年开始发行,到今年已经发行到第八年,虎年纪念币的发行量相对比较少,而且设计精美,这是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博物馆虎年文创“如虎添翼”

除了虎年纪念币以外,喜欢收藏的朋友还可以关注各大博物馆推出的虎年文创产品。据专家介绍,自远古时代,先民们就认识了虎这一雄健威猛的自然界王者,并对其产生敬畏崇拜。因此,上下五千年中,“虎元素”的文物非常之多。自2021年底,不少博物馆就已经开始上新各自的虎年文创产品了。

比如,故宫博物馆推出的虎年《故宫日历》,选取了一些与虎相关的文物,组成吉虎迎新岁、山河庆升平的祥瑞图景;除了日历,故宫还推出了一款寅虎献瑞真丝口罩,虽然不是医用的,但胜在寓意吉祥。据了解,旧时,老虎被认为可以祛除五毒,带来康宁,因此有着吉祥、平安的寓意。同时,真丝口罩采用了中国剪纸艺术作为载体,传递出虎年迎福的喜庆气氛。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金代磁州窑“黄地黑彩”虎形瓷枕,今年也是大出风头。围绕这个藏品,上海博物馆开发了车载颈枕、帆布包、岁岁平安保温杯、虎运青松挂毯等周边产品,这些带有“虎形瓷枕”元素的文创新品,给消费者送来的是一个最质朴的祝愿,那就是——好好睡觉,平安出门。

说到枕头,还有一个文创产品不得不提,那就是国家博物馆推出的一款老虎抱枕,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古代象征兵权的信物——虎符,更确切一点说,是秦阳陵虎符。您看这个抱枕的形态,还有上面印的字,都是照原样还原的。

据专家介绍,阳陵虎符呈卧虎状,可中分为二,虎的左、右颈背各有相同的错金篆书铭文,上面写着12个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意思是说,这个兵符的右半部分存在于皇帝处,左半部分存在于驻扎阳陵的统兵将领处。

国家博物馆还有一款与虎相关的藏品,那就是玉虎头。虎头是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玉器的代表器形之一,面部威严,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息。今年国博以它的形象做了一款万年历,可以说是非常可爱的一个摆件,转动最前面的轮盘,就可以更换日期,可以记录虎年的每一个好日子。

当然了,这些文创产品不仅是作为日用品存在的,我想,开发者的初衷是要让古代艺术走进现代生活,进而焕发新的活力和传承的动力,所以我们在购买之余,最好也能读懂其背后的内涵。等放假有时间的时候,在配合疫情防疫安全的情况下,大家不妨真的走进博物馆,看看那些文物。

品生肖文化 迎壬寅虎年

说了这么多,无论是商家推出的虎年生肖产品,还是各大博物馆的虎年文创,到底什么样的虎年周边更喜闻乐见,更能体现中国传统的生肖文化,相信大伙儿心里已经有数了。明天就是除夕了,“虎”与“福”发音相近,这里也给朋友们提前拜个早年,预祝大家在虎年有福气,虎虎生风、龙腾虎跃!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