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引“醉白池”入景的“云间会堂”今日试运营,上交奏响“云间”第一声
新民网2022-01-25 20:46:46

外观引“醉白池”入景,内里借中国“水袖”舞动……今日,松江云间会堂文化艺术中心投入试运营。上海交响乐团受邀为云间剧院奏响第一声,于农历新春来临之际,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起点——松江,献上一台全套中国作品音乐会,展示这座华亭古城在新时代下的新气象。据悉,这也是上交走进“五个新城”的首场演出。

松江之美尽在“云间”

“云间会堂”位于醉白池公园南侧、轨道交通9号线醉白池站东侧,包括云间剧院、艺术展厅、云间书房等综合性文化空间。中心主体建筑由著名建筑师邢同和主持设计,突显“新中式”美学风格。通过与醉白池公园整体考量,视觉上采用借景手法,将公园景观引入艺术中心,宛如一幅意境优美、令人陶醉的山水画卷。

步入中心区域,隔着湖光就能将建筑群尽收眼底。远观屋顶呈起伏绵延之势,从正面看,它犹如一本打开的书,展现松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转到侧面,又如连绵逶迤的松郡九峰,尽显松江秀美的自然山水风光。走近,则能清晰看到建筑外立面以深浅相间的竖形装饰,表达的正是“琴与乐”意象。

“云间会堂”的室外景观采用中式园林技法,展现诸多松江元素。南侧广场采用堆土形成起伏地形,以松、云、石为点缀,中轴以镜面水池形成倒影,营造“九峰三泖”意境;中心区域采用缓坡造型,突出松景和双鹿雕塑,形成“二陆读书台”景观;下沉式中庭用灵璧石、太湖石和泰山石造型,辅以“枯山水”手法,演绎“天马三高士”人文典故。

云间剧院内部设计灵感源于中国传统戏曲舞蹈表现形式“水袖”,以掷袖、挥袖、拂袖、抛袖、扬袖等舞姿为基础,提炼出甩、掸、拨、勾、扬等造型,姿态灵动,韵味绵长,体现出 “行云流水”般的美感。剧院顶部设计形似“G60之眼”,彰显松江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

据悉,剧院主舞台可通过25个独立模块的升降组合,形成千变万化的立体演出空间。文化馆内部延续斗拱结构,有高屋建瓴之势,庄重又充满视觉冲击。图书馆中轴阅读阶梯移步换景,渲染出丰富的层次氛围,读者步入,仿如跨越古今,与先贤对话。

交响点亮《G60之光》

今日演出的这场全套中国作品音乐会由上交驻团指挥张洁敏执棒,乐队首席柳鸣担纲独奏。其中既有已经成为国人集体记忆的《春节序曲》、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也有上海交响委约“普利策奖”得主周龙创作的《山海经》节选,以及乐团为庆祝建党百年委约的作品《父辈》。

作曲家强巍昊专为松江创作的交响乐《G60之光》初次亮相,展现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宏伟蓝图。第一乐章“初心”的音乐素材取自于“不忘初心”中的音乐主题,通过管弦乐技法,呈现出万物生长、大地新生的蓬勃景象,也凸显了松江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底蕴。

上交团长周平表示:“松江是上海城市启航的原点,而孕育、发展于上海的上交则是古典音乐在中国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的根源,当历史在这里交汇,上交选择松江作为开启‘五个新城’巡演的起点意义深远。”

(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作者:朱渊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