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瞄准“大国竞争”——解读美国海军下一代驱逐舰DDG(X)“初步概念设计草案”
中国国防报2022-01-25 14:52:31

    ↑美国海军下一代驱逐舰DDG(X)的“初步概念设计草案”示意图。绿线为基线版本装备,灰线为未来版本装备。

1月12日,在美国水面舰艇协会研讨会上,美国海军展示了下一代驱逐舰DDG(X)的“初步概念设计草案”。从公布的相关信息看,DDG(X)比阿利·伯克级更大,但设计较保守,并将采用分阶段研发模式,初期建造采用成熟技术的基线版本,逐步发展到采用全新技术的未来版本。

    适应“大国竞争”需求

冷战结束后,美国失去最大的“假想敌”。其海军装备建设规划开始由“大国竞争”转向“由海到陆”,同时强调在敌方沿海地区的作战能力和对陆攻击能力。在这一转变下,诞生了濒海战斗舰和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两型舰艇。其中,濒海战斗舰是一型模块化轻型战斗舰艇,主要针对在敌方沿海地区出没的小型战斗舰艇,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主要负责从海上发起远程对陆攻击。这两型舰艇在建造过程中由于过度追求“高科技”,造成成本失控和进度延误,并存在严重可靠性问题。

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俄罗斯等国的水面舰艇实力迅速增强,使得美国海军感到压力与挑战。在这一背景下,2015年左右,美国海军重新将“大国竞争”列为其装备建设主要目标,放弃濒海战斗舰和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同时提出下一代护卫舰FFG(X)和下一代驱逐舰DDG(X)两大计划,力图使美国海军未来水面舰艇体系重新回归并适应“大国竞争”需要。此次公布的DDG(X)初步方案,凸显出美国海军装备建设重新回归传统海上攻防作战的明显趋势。

    基线版本设计保守

美国海军目前装备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在吨位、动力和能源供应方面均达到发展极限,继续改进的空间不大。因此,发展全新平台是DDG(X)计划中的重要部分。美国海军希望利用成熟技术,结合成熟舰体平台,组合出可快速开工建造的舰艇。

DDG(X)的排水量预计达到1.2万至1.3万吨,比伯克级驱逐舰更大。目前美国及其盟友并无成熟的舰体平台可供选择,必须重新研制。美国海军计划采取渐进方式发展,基线版本仅用于完善新舰体平台,武器装备与“阿利·伯克”3型基本保持一致,未来版本才会安装正在研发中的各种新型装备。其目的在于尽快推动DDG(X)的建造与交付,避免因新技术研发受阻影响其整体进度。

DDG(X)的舰体设计较为保守,采用长艏楼和飞剪形舰艏,舰体外飘结合上层建筑内倾,前甲板锚链区采用全封闭设计,并采用一段逆向折线。整体设计既可满足雷达隐身要求,也能适应高海况适航性需求,与目前欧洲国家的主流舰艇设计风格类似。据称,该舰体的声学、红外和水下电磁特征将至少降低50%。

DDG(X)的电力系统采用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上的“整合式全电力推进系统”,其安静性和经济性较好,同时技术较为成熟。据称,DDG(X)的航程将比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增加至少50%,自持力增加120%,同时燃油消耗减少25%。

DDG(X)采用AN/SPY-6(V)1型相控阵雷达,拥有37个标准模块,后期扩展雷达阵面后,将拥有57个标准模块。该型雷达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并无优势,但配备的“宙斯盾”基线10版本作战系统性能先进,因此整体性能依然突出。

除主雷达外,DDG(X)还安装了SPQ-9B X波段雷达,用于低空补盲和近程反导作战。另外,该舰仍然使用3部老式的AN/SPS-62型照射雷达,以前1后2方式安装,与该舰整体共形化、隐身化的设计风格相比,显得格格不入。之所以继续采用这种老式雷达,推测主要为满足反弹道导弹作战需求。这种传统天线可以提供更大仰角,比固定阵面天线拥有更高方向灵活性和制导精度。

DDG(X)基线版本的武器系统并无新意,包括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Mk45型127毫米主炮和21联装“拉姆”武器系统。垂直发射系统共有96个发射单元,采用前部32单元、中部64单元方式布置。未来版本武器系统将有较大变化。其中,前部32单元垂直发射系统将被12单元高超音速武器系统发射装置替代,另外增加一部150千瓦激光武器,艉部的2座“拉姆”武器系统也将被2套600千瓦的激光武器取代,从而实现全激光武器反导设想。

此外,在DDG(X)的基线版本设计中,还保留两个多任务模块化舱段。目前对这类模块化舱段的具体功能和用途,以及如何实现快速插入和任务转换,美国海军未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未来前景不乐观

按计划,DDG(X)基线版本的首舰将于2028年开工建造,单价在35亿至40亿美元之间,比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75亿美元的单价便宜不少。

DDG(X)的“初步概念设计草案”,体现出美国海军重新回归“务实”的装备发展思路,不再一味追求“高科技”,而是利用现有技术实现快速研发,后期再逐渐提高。这也反映出美国海军在重新面对“大国竞争”态势时的巨大压力和急切心态。

目前看来,DDG(X)完成建造并加入美国海军的可能性很高。即便如此,该型舰的详细设计工作需要近6年时间才能完成。当基线版本开工建造时,很可能面临“开工即落伍”的尴尬局面。而未来版本因为牵涉太多未成熟的新技术,能否顺利建成还很难说。按照美军工集团惟利是图的一贯做法,未来版本很可能沦为另一个中看不中用、且昂贵不堪的“朱姆沃尔特级”。因此,美国海军DDG(X)的前景,并不乐观。(冯健)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