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赛雷:我接受了经济学人的采访,切身体验了外媒的恶意
观察者网2022-01-20 08:53:41

【文/ 赛雷】

我自闭了,去年,11月,经济学人,说要采访我。但是两个月之后,我才知道我被骗了。虽然我被人网暴过无数次,但只有这次最让我伤心。

曾经我抱着友好交流的心,真诚地回答了每个问题。但对方没有珍惜。他曲解了我的采访内容,把我宣扬成一个煽风点火的极端民族主义代表,还把回形针、中南屋等人捧作高尚又清醒的世界公民。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但幸好!我录了音!

天籁之音,赛雷话金。虽然被曲解我很生气,但这样吃瓜吃到自己头上的机会千载难逢!今天我就拿我自己的真实案例,给大家分析一下外媒究竟是如何炮制出一篇恶意满满的假新闻。保证全是内幕!没有一点干货。

【新闻稿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下网上的原文。这篇名为“China’s online nationalists turn paranoia into clickbait”的文章,标题就起得很耸动: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者将偏执变成了点击诱饵。一棍子就将所有爱国情感打成了偏执,然后再把爱国和切实的利益挂钩,也就是针粉最爱给我贴的标签,所谓的“吃爱国饭”。

他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一个假设:即民族主义的抬头可能有一天会导致普通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爆发出无法控制的愤怒。而这样偏执的排外,将成为一种令人讨厌但有利可图的游戏。

那么首先我们要确定,何为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原本是来自西方学术界的一个概念,关于它的定义众说纷纭。通常是指以维护本民族利益和尊严为出发点的思想与行为。积极起来可以利于维护本国主权、利益和尊严,进而推动社会发展。而偏执起来,会极端排外,闭关锁国。也因为这样混乱的定义,所以民族主义这个标签往往取决于言者的价值取向。很显然,在这篇报道里,民族主义成了一个贬义词。

但问题是,我们大多数人抱持的,是一种爱亲人、爱家乡,进而扩展到热爱国家疆界内社会共同体的朴素的爱国情感。可报道里却把这种情感定义成极端民族主义。

紧接着他就开始给人进行分类,说有“一群人”明明是中国与各国之间的桥梁,仅仅因为传达了西方对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的担忧,就被得到官方支持的“民族主义发布者们”污蔑为受到境外资助。

而这群自发公益的桥梁们到底是谁呢?作者也不含糊,干脆就点名了:回形针、三橙星球,中南屋。还美化了他们的光辉战绩:说回形针因为在影片中指出少吃肉对地球有好处,就遭到网络民族主义者攻击。然后又说三橙星球因为敦促中国人更加负责任地消费海鲜,被说成种族叛徒;又说中南屋为了促进非洲的可持续发展,却被冠上“二鬼子”的名号。最后生怕外国人不知道二鬼子的意思,还贴心地解释了这个词的含义。看到这,我发现,这帮人全成了正义的一方,而反派头子竟是我自己???

这也就算了,他们还说我以前是“鲜为人知”的社交媒体企业家!我明明从2015年就开始做科普博主,好歹也算是个头部,怎么就鲜为人知了?还说我的秘密武器是让排外主义变得有趣?但我的秘密武器明明就是我的天籁之音!这也可以算了......他们居然篡改我粉丝的性别!谁不知道我的核心受众明明都是女粉!

分不清我粉丝的性别,也分不清网友们的玩梗!在文章的描述里,爱国不仅成了娱乐产业,还成了发财的手段。根据某位“老板去年被针对”的匿名人士称,揭露反华者的视频可以收获流量,从而转化成收入。那我们就说说收入,对自媒体来说,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其实是广告,而赛雷话金发布至今,100多个视频里只有一期是广告内容,也就这期还是朋友走的后门,又何谈流量转换成收入?

更何况我们赛雷作为一个从汽车行业起家的自媒体,在自媒体行业里面是相对离钱比较近的,我们想要赚钱的话会有很多种方法,根本就不需要用他所说的方式,我恰几个烂饭就行了嘛,说说影豹AMG性能啦,说说蔚来可以直接跑川藏公路啦这些,那来钱不比这些快多了嘛。

文章过半的时候,终于提到了我的采访内容。说来好笑,我耗时30多分钟,将近1万多字的采访文本,就被浓缩成了这么一段意思,怎么是生怕查重不通过吗?

还特别提到了我在接受采访之前,以不信任外媒为由提前询问采访问题。且不说我根本就不认识你为什么要无条件信任你,单就是这么个塑料中文,没有一个中文大纲我能知道他问的是啥?除此之外,在原采访中,我并没有告知对方我的姓名,还特别声明了:如果非要称呼的话,就叫赛雷或者Mr.lee就行。因为我和我的合伙人还有同事,都遭受过死亡威胁以及信息曝光的问题,结果整篇文章提到那么多相关人士,偏偏就只强调了我的“真名”。一个知名媒体,如此不守信用,还谈什么信不信任?

这里呢我也正好再申明一下,这个所谓曝光的我的真名,其实是我们一个员工的名字,而作为全球享有盛名的《经济学人》杂志,竟然引用了黑粉为了曝光我们所谓的个人信息,在网上东拼西凑发布的假新闻,至此为止我真的觉得,经济学人也不过如此,只是恰好这位同事和我都姓李,导致了这个所谓的专业杂志也信了这个fake news。

我唯一可以相信的,就是你们不值得信任!相关问题在原采访中也提到过,对方问我为什么会对所谓的西方势力比较敏感。而我认为核心原因就是西方对于我们国家的报道,假新闻实在太多。再联系一下阿拉伯之春、缅甸暴乱背后NGO的影响,才不得不防。所以就列举了几个,我听到认为特别荒唐的新闻:像是川普说喝消毒水能治疗新冠、BCI对新疆棉花的污蔑、和我们捐赠的口罩里面有掺杂华为的芯片等。而这些,他所谓的“无来源花絮”恰恰是我在外网随便一搜就能看到的新闻报道。

他还特别强调了,我“坚称”自己是一家私人公司,与政府没有联系。真的委屈,姐妹们,我还用“坚称”?我要是真有背景,还至于新年连哔4天?亲爱的审核大大还会看到我就头痛?算了,说多了都是泪。

下面一段就更好笑了,充斥着“你们中国人都是白眼狼,卸磨就杀驴的控诉”。首先,真心帮助我们的哪个不是被写进了历史里人人称颂?而他提到的那段“蜜月期”,也是以双方互利互惠作为一个基础,是因为西方社会对于中国有一些利益诉求。这是我们需要提防的点,但提防不同于敌意。也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借鉴西方的一些经验。我们国家是开放地去借鉴各个国家有用的发展途径,然后融会贯通去找到一条适合我们国家的发展道路。

到了尾声,还特意加粗了一个小标题。“告诉中国人,每个外国人都是潜在的间谍。”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但可能就是他们自己的经验。这里我又要给大家讲一个“某处读过”的荒唐新闻:

2019年,CNN报道了一个U盘大姐张玉婧,因为工作性质,需要和名人合照来提高自己的身份,所以她咬牙花了10多万元,买到了一份特朗普行宫的晚宴邀请函。结果等她孤身一人携带四部手机、一个硬盘、一部笔记本电脑,和一个U盘,进入了特朗普的行宫,自拍了好一会儿之后,终于发现不对的执勤特工才把她抓起来。审讯了4个小时,还把她的U盘直接插进特勤局内部系统的一台电脑。结果电脑竟然中毒了,开始疯狂安装恶意软件。而她所住的酒店里还有一个检测隐藏摄像头的设备,另外一部手机、五张手机SIM卡和大概8000多美元现金。就这样,全美都认定了这是一个“女间谍”。蓬佩奥对媒体称:“这说明来自中国的间谍活动已经猖狂到了何种地步”。但事实上法庭宣布没有找到任何张玉婧涉嫌间谍罪的证据,最终只能以蔑视法庭等罪名,被判入狱8个月。赶上疫情,还在移民拘留中心被关了两年。

那按这篇专栏作者的逻辑,我是不是可以同理推出,外国人眼中每个中国人都是间谍?

然后他还语重心长地认为,如今国际非政府组织与我们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很多NGO就转向游说我们在环保议题上做个更负责任的国家。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我们做环保什么时候需要被游说了。在西方媒体炒作碳排放量话题,抨击中国对气候产生了“不良影响”时,中国人随着生态绿化工程的推进,早就实现了“人进沙退”的治沙奇迹。在西方环保人士到处作秀、游行时,我国已建立了2750个自然保护区,约占国土面积15%,为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繁育种群。

40多年来,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3.04%,森林蓄积量提高到175.6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位居全球第一。中国人向来讲究论迹不论心,环保是人类共同的责任,我们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何须别人来游说?看你是如何光喊口号不做实事的吗?

至于外国人到底会不会在不期待回报的情况下帮助中国,这个问题,要不贵杂志干脆关注一下我最新一期的视频【叙利亚毒种子】,讲的就是大善人美国不期待回报,无偿提供带虫卵的毒种子给叙利亚人民的那些事儿。

最后,作者还提到了去年11月某环球“小报”的一篇报道。这个就很有意思了,他原文用的是tabloid来形容环球时报,而这个词,一般指的是那种,文短图多,内容多为名人逸事,常被视为不太严肃的通俗小报。不知道已经退休的老胡怎么看待“小报”一说,总之作者是认为这篇内容的目的,就是提升国内对境外NGO的敌意。

而在《环球时报》的原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已经被国安部门查处的海洋公益组织,不仅接受了境外NGO的资助,还在我国境内设立了22个靠近军事目标的监测点。这种直接威胁我国军事安全的行为,我们提醒一下居然被说成是敌意?

要不是亲眼看到这篇文章,我都不知道国外居然那么peace&love,监测点都跑到军港去了,还能扯着环保当大旗。要不然西方多开放几个军港?让我们也去宣传宣传自己的环保理念?或者说我去那边摆个摊唱唱歌也是可以的嘛,给西方的小伙伴也了解一下来自东方的音乐大师的音乐水准,然后呢再拍拍照记录记录留存留存。

总之通篇内容下来,我就短暂地出现了那么一下,还被当成反面教材。那你又何必假惺惺地跑过来和我约什么电话采访?整个采访中,相关提问其实我都有做过回答,但写出来的内容可以说和我的回答没有半毛钱关系,接下来我就翻出原版录音给大家还原一下现场。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