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女子“人肉占车位”被车强行顶开!占车位的不良风气该刹刹了!
北京时间2022-01-19 16:19:15

女子“人肉占车位”被车强行顶开!警方回应来了

不少人停车的时候都有过这种经历,明明看到有空车位却停不进去,因为有的是自家车还没有过来,但是人已经在车位里占着了,俗话叫“人肉占车位”。碰上这种事儿,有的人可能会选择默默走开不计较,再找一个车位,但也有人不服气,选择死磕到底。

最近,在江苏南京一个商场的地下车库,就上演了“女子人肉占车位”的一幕,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两名女子站在停车位处,前面一辆黑色小车缓缓倒车进入停车位。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两人竟然试图用手撑住车尾部,来阻拦车辆倒入。其中一名女子一边拦车一边掏出手机报警。不过最终因为人车力量悬殊,车辆成功占据车位。这一幕看起来实在是太危险了,简直是现实版的“螳臂当车”。万一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在微博上,“女子人肉占车位被车强行顶开”的话题,获得了超过3亿的阅读量。

有的网友说,真是一个敢开一个敢拦。还有的网友说,车位是给车停的,不是给人占的。但是也有网友认为:人都过来了,车要是在不远处,其实让让也无妨。

这个事儿在网上不断发酵。1月17日,南京江宁警方发布通报称,公共停车位的使用顺序如果没有特殊规定,应该按照车辆先到先得有序停放的原则。

两名女子在同伴车辆还没到达的情况下,提前以人身抢占车位,并且拒不让位,这种不当行为应予以谴责。而轿车驾驶员明知车后有人还强行倒车,尽管车速较慢,但其行为仍有一定的危险性。考虑到双方主观上都没有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故意,且行为均没有产生严重后果,目前警方对双方分别进行了批评教育。

当地警方的回应,毫无疑问也是向公众做了一次普法宣传。“人肉占车位”属于不良风气,但是“以暴制暴”绝不该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

“人肉抢车位”现象频发

因为人肉抢车位引发的纠纷,不止一次进入公众视野。咱们举个例子,同样是在南京,一位吴先生准备停车时,看到了一个空的停车位,但是有一名男子站在车位里,还挥了挥手示意吴先生另找车位。过了好一会儿,一辆黑色的越野车开过来,男子摆摆手让该车进来。吴先生认为,“我的车先到,凭什么不让我停?”双方发生口角,一言不合还动起了手。

吴先生看对方人多势众,打电话把他的哥哥喊来,而占位的男子也喊了几名同事过来。周围民众报了警。民警赶到现场时,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受伤。最终,经过民警的调解,双方达成和解,“人肉”占车位的那一方,一次性赔偿吴先生兄弟医药费用等共计6000元。这事儿毫无疑问说明了一个事实,双方互不相让的后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无独有偶,去年6月,湖南湘潭市的秦先生和老伴,为了提前给儿子在酒店门口抢一个车位,就站到了车位里。正好一位王先生来停车,因为没有找到其他车位,就强行倒车入秦先生所站的车位,把老两口挤到了角落里。秦先生儿子赶来后和王先生打了起来。当地的调解员表示,双方因争抢车位而大打出手将可能受到治安处罚。最终双方握手言和,互不追责。

车主花式抢车位惹人忧

现实中,这种家人为子女占车位的情况不少。此前网上流传过一组照片,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妇每天搬一个小马扎,轮流冒着寒风坐在车来车往的路边,只为替儿子儿媳占车位。当时还有很多网友大呼感动。但是也有人认为用这种方式逼退其他车主,有倚老卖老道德绑架之嫌。

除了让家人人肉占车位外,还有一些人绞尽脑汁,用各种东西占车位,令不少车主烦不胜烦。常见的有用地锁锁住车位的,也有人在车位上摆放石块、沙袋以及废旧物品,甚至用铁链绑在树木等占车位的。

这些还算是小儿科,有的车主花式抢占车位,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出现用床甚至骨灰盒占车位的惊悚画面,让人不敢动更不敢停。

占车位不能逾越法律红线

那么这种占车位的乱象是否违法呢?对此,有律师表示,公共区域的车位是公共资源,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目前没有法律规定占用公共车位是违法行为,只能说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律师还说了,如果长时间占位造成公共资源无法正常使用,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

那么,占车位多久才算是长时间占用甚至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呢?律师称需要交通管理部门裁量,没有具体标准,建议大家遇到占位现象,直接拨打交通部门电话举报,不要与其发生争执。

无论是人肉占车位,还是用物品占车位,也暴露出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停车难。停车场有必要加强停车位的规范管理,防止有的人私占车位导致车位长期闲置,要让有限的车位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避免抢车位现象的一再发生。

遇到占车位的情况,双方千万不能情绪失控,有话好好说,如果为了“一己之私”抢占“一车之位”,做出害人害己的事儿,可能还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得不偿失。

图文来源:北京青年报、楚天都市报、齐鲁晚报、每日新报、大河报等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