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他们之间,只有一个灵魂
新民网2022-01-16 16:08:53

欧洲音乐界一致认为:“杰出的浪漫主义音乐家舒曼的歌曲,继承了舒伯特的传统,但是在艺术表现的深度上,甚至超越了舒伯特。”舒曼的身后,是年少时就显示了超凡的音乐天赋,以演奏格调高雅,誉满欧洲的德国钢琴家克拉拉。才华横溢的克拉拉不但音乐成就卓著,还以圣母般的情怀,让舒曼的灵性之花在爱情中盛开。

与绝大多数的德国男孩一样,舒曼幼年时已开始学习钢琴。7岁时,舒曼已能写作小曲。因为父亲的早逝,使母亲想培养舒曼成为一个钢琴家的愿望落空。愿望落空后的舒曼,无奈之中入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1828年,18岁的大学生舒曼在莱比锡的一次音乐活动中,认识了著名音乐教育家弗里德里希·维克和他当时年仅9岁的女儿小音乐家克拉拉。克拉拉卓越的演奏技能,得益于严格、高水平的家传。

为了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几经周折后,舒曼终于有幸受业于弗里德里希·维克的门下。作为维克的内弟子,学琴期间的舒曼,当然是住在维克家中。正因为是住在了维克的家中,才有了他和克拉拉的旷世之恋。

舒曼和克拉拉经常在一起谈论音乐,一起奏四手联弹。有时,也会同去郊游。舒曼的新作,大多有克拉拉最先试奏,舒曼在艺术上的每一个新的观点,都会和克拉拉共同探讨。

中止了法学学业的舒曼,至20岁时,已是一个演技高超的钢琴家。为了使手指更加运用自如,舒曼发明了一种用铁锤和滑车构成的装置来训练中指力量的方法。然事与愿违!非常规的训练方法带来的是非常规的结果:舒曼右手指的生理组织受到了永久的破坏——极有可能成为钢琴大家的舒曼,于痛苦中望断天涯路。

舒曼没有向命运屈服,在克拉拉的鼓励下,把音乐视为生命的舒曼开始了音乐创作和音乐批评。针对当时德国艺术中狭隘的、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和庸俗倾向,带着克拉拉对他的期待,舒曼于1834年创办了《新音乐》杂志。

舒曼幻想着克拉拉成人后成为他的妻子;心智成熟的克拉拉对“大哥”心驰神往——将来非舒曼不嫁。1839年,在克拉拉成人后,舒曼向维克表达了他与克拉拉的恋情。维克谢绝了贫穷的舒曼。几经磨难,舒曼与克拉拉在1840年9月12日,在莱比锡附近的一个乡村教堂里举行了简朴的婚礼。他们的结合受到了几乎当时德国所有艺术家的赞美,音乐家李斯特说:“没有比这一幸福更大的幸福了——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和一个技能熟练的人结婚。”

婚后的一年中,沐浴在爱河下的舒曼,创作力勃发,竟创作了138首歌曲。这其中,有礼赞爱情、自由和梦想,被传颂了一百多年的《幻想曲》。欧洲音乐界把1840年至1841年称为“舒曼年”。

舒曼非常感谢克拉拉恩赐于他灵感!克拉拉对舒曼说:“人们一定会发现,在我们俩之间,只有一个灵魂,你就是我的灵魂,你就是我的一切。”克拉拉不但激发了舒曼的创作激情,还敦促舒曼开阔视野创作交响乐;克拉拉凭借出色的演奏才能,把传播舒曼的音乐理想和传播舒曼的钢琴作品,作为自己一生最崇高的职责。

可以说,没有克拉拉,就没有舒曼。

舒曼少年时经历了动荡的生活,又由于家族遗传,他一直被精神忧郁症困扰。1844年夏天,舒曼出现了无端的恐惧和癫狂。克拉拉与舒曼如诗如花的幸福生活,从此蒙上了阴影。

根据医生的意见,克拉拉决定换一个环境让舒曼休养,举家迁到了德雷斯顿居住。克拉拉侍奉其侧,相夫教子,同时,为《新音乐》杂志撰稿,演奏挣钱。在幽静的环境中,舒曼渐渐恢复了健康,创作力又一次勃发。

1854年2月,舒曼的旧病又一次复发,莫名的幻觉使他终日不得安宁。这一次,舒曼几乎是丧失了理智。2月的一天上午,舒曼悄悄走到莱茵河桥上跳下激流。所幸,舒曼自杀未遂,被人救起后送进了精神病院。而此时,克拉拉正怀着她和舒曼的第七个孩子。

住在精神病院半醒时的舒曼,不时吻着用哆哆嗦嗦双手捧着的克拉拉的肖像。1856年7月,46岁的舒曼在克拉拉的怀抱中吐尽了生命的最后一息。

舒曼去世后,悲痛欲绝人比黄花瘦的克拉拉,带着七个年幼的孩子,在舒曼和她的学生勃拉姆斯的帮助下,编撰出版了舒曼的作品集。(丁旭光)

作者:丁旭光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