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纽约市地铁站发生恶性事件:亚裔女子被推下轨道,遭碾压当场死亡
观察者网2022-01-16 14:25:22

【文/观察者网 周弋博】

据《纽约时报》消息,当地时间1月15日,美国纽约曼哈顿时代广场地铁站发生一起恶性事件。一名男子在列车进站时突然将一名候车的亚裔女子推下轨道,导致她当场死亡。

纽约警方称,凶手存在精神病史,可能是无家可归者,没有迹象表明被害人因种族而成为受袭目标。目前,纽约曼哈顿地区检方正在准备对该男子提出指控。

自美国疫情爆发后,纽约市地铁站涌入大量无家可归者,其中包括不少精神病患者与瘾君子,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该事件也是纽约市地铁站在今年伊始发生的第二起死亡案件。

新任纽约市长埃里克·亚当斯表示,该事件中的“愚蠢的暴力行为”表明“地下心理健康危机”迫切需要解决。此前,亚当斯与纽约州长凯西·胡赫尔宣布计划称,要让警察在地铁中“无所不在”,并同时通过训练有素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加强对无家可归者的服务。

案发后,纽约市警方赶往曼哈顿时代广场地铁站 图源:《纽约时报》

据《纽约时报》报道,1月15日上午9时30分左右,家住纽约曼哈顿上西区的40岁亚裔女子米歇尔·高正在时代广场站候车。列车进站时,61岁男子西蒙·马西尔突然将高女士推下轨道,导致她因撞击和碾压当场死亡。

纽约警方称,行凶后的马西尔乘坐地铁前往曼哈顿下城,并告诉运河街车站的警察,自己把一名女子推到了轨道上。

马西尔此前至少有三次因精神问题同有关部门接触,在高女士被推下去的几分钟前,他曾与另一名女性对峙,并以将对方推下轨道为威胁。

纽约警方和纽约州政府的记录显示,马西尔此前也曾数次被捕,两次被判入狱,其中一次是因抢劫未遂,他的假释最近刚刚结束。

报道指出,被害人高女士的亚裔身份引发外界关于“针对纽约亚裔的仇恨犯罪”争议,但纽约警方表示,没有迹象表明高女士因种族而成为受袭目标。

目前,纽约曼哈顿地区检方正在准备对该男子提出指控。

报道称,这起事件也是纽约市地铁站在今年伊始的第二起死亡案件。

1月1日当天,一名男子跳下轨道去帮助一名被一群青少年袭击后摔倒的男子,结果被火车撞击死亡。事后,该事件中的两名青少年被控谋杀。

《纽约时报》称,自美国疫情爆发后,纽约市地铁站涌入大量无家可归者,其中包括不少精神病患者与瘾君子,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不仅带来“惊愕和恐惧”,还登上新闻头条。

2020年4月,前纽约州长安德鲁·科莫公开展示了《纽约每日新闻》的头版画面,上头显示无家可归者们躺在空荡荡的列车座位上。科莫宣称,这幅光景“令人作呕”。

2021年2月,一名住在无家可归者庇护所的男子在地铁站内外刺伤了四名无家可归者后,前纽约市长白思豪额外派遣了500名警察对地铁系统进行巡逻。

2021年5月,另一场地铁站袭击事件发生后,白思豪又增派了250名警察,并表示这将使在地铁系统巡逻的警察人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报道称,许多地铁乘客抱怨,他们经常遇到精神错乱、威胁他人的人,但地铁站中的犯罪率是否增加还存在争议。

数据显示,纽约市地铁站在2019年的前11个月里发生的重罪袭击事件要比2021年全年多50起。

但是,由于该时期的地铁客流量也大幅减少,甚至不足疫情爆发前的一半,因此每百万乘客中发生抢劫案的比例翻了一倍多。

前纽约州长安德鲁·科莫展示《纽约每日新闻》头版画面 图源:《纽约每日新闻》

报道指出,这一系列现状也表明,该市帮助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机制已经严重受损,而且资源不足。

一些为无家可归者争取权益的人士声称,精神不稳定或有暴力行为的人经常被带到医院急诊室,然后直接出院,因为没有地方收留他们。

虽然2022年的这两起死亡案件会引发在地铁中部署更多警力的呼吁,但维权人士警告称,不要以此为借口骚扰这座城市中的那些“最脆弱的人群”。

“这是一场可怕的悲剧,但这不应该成为加强警力的借口。”纽约市非营利性法律服务和倡导组织城市司法中心(Urban Justice Center)的社会监督工作者克雷格·休斯称,“更多警察的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多的安全,而对于许多无家可归者来说,这意味着更少的安全。”

1月6日,新任纽约市长埃里克·亚当斯与纽约州长凯西·胡赫尔共同宣布,为了让纽约市的地铁更加安全,将让警察在地铁中“无所不在”。

他们表示,2000多名警察将被派往地铁系统进行巡逻,会更频繁地对地铁站台和列车进行“清扫”(sweep)。此外,纽约州还计划发展由社会工作者和专业医疗人员组成小型团队,为纽约街头和地铁站内成千上万的无家可归者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15日的这起事件发生后,亚当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事件中的“愚蠢的暴力行为”表明“地下心理健康危机”迫切需要解决。

新任纽约市长埃里克·亚当斯 图源:视觉中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选稿:周玮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