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日本首相喊话企业加薪!疫情下今年日企加薪4%能实现吗
第一财经2022-01-13 14:53:35

又到了日本企业劳资双方进行新财年雇员薪酬谈判,也就是传统“春斗”的时节。疫情下,日本企业今年准备涨薪多少?

在今年的“春斗”开始前,日本首相岸田已喊话企业界,他说希望看到财富分布更广泛,呼吁企业将工资提高3%或更多,以刺激消费支出,为后疫情时代的日本经济开启一个增长与分配的良性循环。“薪资提高,意味着对未来的投资,对于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岸田如此表示。

与去年相似的是,今年的“春斗”恰逢日本遭遇由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引发的新一波疫情中,但不同的是,日本经济在经历过去一年疫情的考验后已出现缓步复苏的迹象,多数日企还是看好未来,认为利润会进一步增加。

目前,日本工会总联合会正式敲定的2022年春季劳资谈判方针显示,要求雇员的月基本工资一律上调月薪的2%左右,包括2%定期涨薪在内,力争实现合计加薪4%左右。去年,日本工会总联合会也提出了相同的目标。不过,疫情下,日企是否会答应给员工加薪还不得而知。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来源:新华社)

商界会答应吗?

在工会方面给出具体加薪目标后,每年的3月是大型企业集中给出答复的关键时刻。

据日媒报道,为消除不同雇用形态间的收入差距,工会总联合会要求各企业内部将最低工资标准设定为“时薪1150日元”(约合人民币65元)以上,较2021年“春斗”多出50日元。一旦劳资双方签订协定,无论何种雇用形态,均适用企业内最低工资标准。

考虑到疫情下日本各行业经济复苏的步伐并不一致,工会总联合会也预计,今年的谈判不会比去年轻松。2021年“春斗”的结果显示,企业并没有对加薪给出积极回应,最终平均涨薪幅度仅为1.78%,远低于4%的目标。

目前,为了鼓励企业加大涨薪幅度,岸田政府计划向那些选择加薪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而岸田本人亲自为企业加薪“打气”,则被日媒视为岸田促增长、重分配的“新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重要一环。

不过,面对政府与劳工界的喊话,日本商界并不是很“感冒”。日本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游说团体经团联(Keidanren)就对此态度暧昧,表示各行业深受疫情的影响并不一致,“对受疫情较深的企业来说,加薪是不切实际的”。

日本上市企业2021年4~6月财报统计的结果显示,净利润总额达到上年同期的2.8倍,创下同期新高。其中,推高总体净利润的是制造业,净利润增加到13倍多。比如汽车行业的合计净利润总额为1.52万亿日元,比陷入亏损的上年同期增加2.15万亿日元。就细分行业而言,汽车、钢铁、海运等恢复显著,但铁路和空运仍处于亏损状态。

日媒在去年底对500余家日本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鉴于疫情的不确定性、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日元疲软,企业可能仍然会拒绝提高工资。上述调查显示,共有54%的企业希望在下一财年将包括奖金在内的员工工资总额保持不变,而4%的企业计划削减工资。

一家钢铁制造商在调查中回复道:“我们不会提高基本工资,这样才能在我们无法预见的未来避免增加成本。”而那些选择加薪的企业更多地是出于留住人才和技术的考虑。比如,一家造纸和纸浆制造商回复道:“我们会提高工资,以确保招到新员工,并防止年轻工人更换工作。”

政府发钱、民众存钱

自上世纪50年代“春斗”推出以来,日本企业的加薪情况并不是很积极。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日本员工的工资至少在过去30年几乎没有增长,在此期间,日本经历了增长停滞和通货紧缩的“失去的几十年”。

按2000年实际购买力平价来计算,2020年日本的平均年薪为38500美元,低于经合组织49200美元和大多数七国集团(G7)成员的平均水平。如果与30年前相比,日本的年收入仅增长4%,而同期美国则增长48%至6.9万美元,OECD的平均值则大幅增长33%,至4.9万美元。

20年来日本与OED国家平均年薪比较(来源:OECD网站)

上述调查还显示,四分之三的企业预计会将利润用于资本支出,其次是研发,而不是为员工加薪。日媒认为,虽然日本企业的净利润出现上涨,但总体依赖的是外需。去年三季度的经济数据显示,由于日本多地实施了长达80天的紧急状态,当季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下滑3.0%。其中,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0.1个百分点,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0.9个百分点。而日本GDP的构成来看,以个人消费为代表的内需占经济总体的比重要达50%以上。

内需不振,已成为困扰着日本经济的老大难问题。多年来的疲弱增长和停滞不前的通胀,使得企业几乎没有获取利润的空间,因此也没有动力提高价格。早在2013年前,日本央行就已制定2%的物价上涨目标,但至今仍未实现。即便在疫情前的2019年,日本的月度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一度冲破1%。但随着疫情袭来,经济低迷且民众消费信心不足,这一数据也又徘徊在0.1%附近。

去年以来,为刺激经济复苏,日本政府也祭出了多轮财政刺激政策,比如直接向消费者大量发放现金,向企业提供零利率贷款。但一方面日本民众早已习惯了低物价的时代,另一方面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也削弱了消费需求,因此民众往往选择将派发的现金直接存入银行,而不是投入消费环节。这也直接导致了企业并不愿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

日本政府公布的2020年国民经济计算报告显示,家庭储蓄金额为42万亿日元(约2.34万亿人民币),较上年大幅增加超30万亿日元(约1.67万亿人民币)。因此,日本的家庭储蓄率达到13.1%,与2019年度的3.7%相比大幅提高,为1994年以来最高水平。

作者:潘寅茹
选稿:杨宜修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