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口袋公园的日常,冬雨后,居民老吴又和老伙伴们相聚长廊下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2-01-12 01:20:17

19日下午,零星小雨刚止住,上海徐汇区乐山绿地的廊亭下来了几位老人,他们或是聊天,或是遛娃,或是刷手机。人们在廊亭下休息。

23.jpg

人们在廊亭下休息。本文图片均为记者 陈悦 图

“我们一天晃来晃去,下楼没地方坐,只能到这儿来。”老吴说,年纪大了行动不便,但又闲不住,好在这个小公园过个马路就能到。他和挤在一条长凳上的老马、老王是老熟人,都打小生活在乐山片区,每天碰面就坐到一起聊聊。

82岁的退休教师李奶奶说:“今天没太阳,不然平时人多了,一天来来往往上千人,都坐满了。”她平时喜欢在家看电视,但有时“在家里坐着太烦了就出来转转,呼吸新鲜空气”。家住乐山八九村,到口袋公园300米的距离对她正合适,“如果没有这个地方都不知道去哪,我们这个年龄很满足了。”

24.jpg

乐山绿地

李奶奶12岁搬到乐山片区,70年间见证了这里的巨大变化。1980年代起这里就是一片绿地,时间久了植物衰败、设施老化,2021年几经改造,从封闭式公园变成开放绿地。看到不少小朋友在公园里追逐玩闹,对着传音筒喊话,在攀岩的小坡跑上跑下,她觉得“挺好的”。

在乐山绿地的俯瞰图上,圆环与线条和谐搭配,传递出“山水际会、众乐之源”的设计理念。在花坛绿地的包围中,共享阅读空间、游廊休闲空间、智慧健康跑道、音乐艺术旱喷、雾森等错落分布。

21.jpg

乐山绿地冬季的植物景观

沿着乐山路界面,80米长的景观廊亭最引人注目,集社区多元活动空间和绿地管理用房等功能于一体。廊亭一侧是文明实践点,展示了乐山片区的历史文化;中部是开放空间,一个个圆凳方便了市民避雨休憩;顶部采用玻璃镜面,倒映出廊下活动场景。

22.jpg

乐山绿地一角

乐山绿地占地5598平方米,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绿地设置了儿童趣乐场,攀岩、跳格子、传音筒等游乐设施色彩明快;新增健身设施,环形的健身步道还可以通过扫码进行健身数据的统计,颇具智慧感;绿地中心的半围合区域像是一个谜宫,其实它既是一处旱地喷泉,又是一个开放剧场,也有人喜欢在这儿打羽毛球。

20.jpg

乐山绿地的儿童玩乐设施

21.jpg

市民在健身

25.jpg

市民在绿地中央打羽毛球

徐汇绿化中心工作人员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乐山绿地的改造一方面是更好地发挥城市公共绿地生态、文化、景观和游憩的综合优势,另一方面也是为徐家汇繁华商业区和乐山片区提供一个可亲近、可参与、可展示的高品质的观景、游赏空间。

(来源:澎湃新闻  记者:陈悦)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