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肯德基盲盒涉嫌食物浪费引争议!现代版“买椟还珠”式浪费不可取!
北京时间2022-01-10 14:57:31

肯德基联名款盲盒涉嫌食物浪费引争议

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叫泡泡玛特的盲盒品牌,推出了一系列卡通玩偶,一个小盒子装一个。只有购买后才能拆开盒子,看到里面装的是哪款玩偶。这种未知的刺激感,让一拨又一拨消费者欲罢不能。最近,肯德基携手泡泡玛特推出盲盒套餐,买一份99元的套餐,即可获得一次抽盲盒的机会。而这一番操作,却在网上引来不少争议。

据了解,这套盲盒系列共有七款玩偶,包括六款常规加一款隐藏,一整盒里有6个盲盒。活动还设置了500份399元端盒购买资格,抽中该资格的消费者可以直接以399元的价格购买一套6款不同的盲盒。不过由于直接购买资格份额较少,很多消费者只能通过一次购买6份套餐的方法,来端一整盒,计算下来要花594元,这并不是一个小数字。

还有很多人是奔着隐藏款来的,它比较稀有,且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但是买到的概率很低,为1/72。据了解,现在在二手平台上,隐藏款的价格高达800元/个,较原价上涨8倍。

为了凑齐7款玩偶或者买到隐藏款,有的人整盒整盒地购买,最疯狂的一位消费者,甚至一次性花了10494元买了106份套餐。按照全家桶分量算一下,106份套餐够一个三口之家吃上一整个月零五天。真不知道这位消费者是怎么解决这些食物的。

不少消费者一次性大量购买套餐,吃不完怎么办?有需求就有市场,面对肯德基盲盒套餐的火热销售,代吃服务也随之出现。盲盒套餐活动上线当天,话题#代吃#冲上了微博热搜,总阅读量过亿。不少网友声称“肯德基专业代吃助你集齐泡泡玛特一整套”“24年没吃饱饭了保证一点都不浪费”等等。还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5天内接了48单代吃。

为了得到隐藏款,不少人是挖空了心思,想尽一切办法。除了一掷千金请人代吃的,还有人在现场通过用手掂量盒子感受重量,以此来猜测款式;更有甚者,还违规使用X光、CT扫描等医疗设备来进行确认。

这次联名盲盒营销活动在网上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质疑。有网友就说了,看似很有诚意的买套餐送盲盒,实际上就是买盲盒送套餐,有的人就是冲着盲盒去的,玩具到手后可能会产生浪费食物的情况。在我看来,为了收集玩具购买盲盒套餐,不管是把吃不完的食物让肯德基自行处理,还是说请亲友同事吃,甚至花钱找“代吃”,多少有点现代版“买椟还珠”的意思了。

成语“买椟还珠”的由来

说到“买椟还珠”,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成语,但可能未必清楚其中的具体典故。为此,我们也查阅了相关资料,事实上,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时期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所著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的是这么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卖珠宝的商人,他经常来往于楚国与郑国之间,为了招揽顾客,他找工匠做了一些精致新颖的木盒,并把珠宝放在里面。有一天,一个郑国人向他出高价,买了一个装有珠宝的木盒。让珠宝商没想到的是,郑国人留下了木盒,却把里面的珠宝退还给了珠宝商。后来,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提炼出了“买椟还珠”这个成语,比喻一些人取舍不当,把次要的东西看得过重,甚至超过了主要的东西。

估计韩非自己也没想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类似买椟还珠的故事还在各地上演。这几天,在网上,围绕买椟还珠的话题,很多80后、90后的网友都打开了话匣子,并联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比如有人就说了:“记得小时候,为了集齐小浣熊干脆面里附带的水浒卡,有同学买了一箱的干脆面,在小卖部里一包一包地拆,只拿里面的卡,干脆面都还给商家了,看都不看一眼。”

买菜送奢侈品牌手袋 女子买菜后把菜扔了

就在去年,上海的一家菜市场也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儿,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事情是这样的。据报道,自从上海某市集被Prada品牌“承包”之后,这个菜市场就火了,在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菜场里,Prada的品牌标志和三种经典花色无处不在,摊位上,各类水果、蔬菜也都用该品牌的专用纸包裹着。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0月,这个菜市场还推出了一个促销活动:消费者只要买菜满20元,就能获得商家赠送的Prada 2021秋冬花纹手提纸袋一只。

这个消息一出,各大社交平台的自媒体博主便蜂拥而至,来打卡的时髦年轻人络绎不绝,很多人专程过来买菜,就是为了能免费获得一只手提纸袋,然后拍照打卡发朋友圈。

就在年轻人忙着跟风凑热闹时,网上也有人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比如这位就说了:“很多年轻人自己并不在家做饭,可别买菜回去之后,把菜直接给扔了,那可浪费了。”没想到的是,网友担心的事儿真的发生了!随后有记者在这家菜市场报道活动时,看到一位穿着碎花裙的女子买了一把芹菜,女子转身走出菜场后,居然直接将这把芹菜丢进了路边的垃圾车里,这个举动把一旁的环卫工人都惊得目瞪口呆。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网上议论纷纷,对于这名女子的浪费行为,不少网友都感到很气愤,有的说:“如果不想要,可以送给有需要的人,绝对不该把菜扔掉,这是吃的东西,而且也没有烂!”还有的说:“感觉这名女子对生活并不是那么热爱,她只是热爱发朋友圈而已。为了得一个包装袋,竟然把买的菜都扔了,这不就是买椟还珠吗?”

粉丝为偶像“打投”倾倒牛奶引起公愤

现实生活中,有为了得到一个大牌纸袋浪费菜的,还有为了瓶盖里的一个二维码,浪费一桶桶白花花的牛奶的。去年5月,有媒体曝光,一群中年大叔大妈围坐在一处水沟旁,将大量的某品牌乳制品拆开后,直接倒入沟渠中。这件事儿引起了公愤。

为什么要把好端端的“奶”倒掉呢?事情是这样的,在选秀节目《青春有你3》中,有一个给“偶像”投票的环节设定,只要购买指定乳制品并开盖扫码,粉丝就能为自己的“偶像”投票。于是粉丝们真金白银地整车整箱买奶,拧开盖子就为投票。这奶肯定喝不完,瓶子开了又不可能转手再卖。于是,直接倒掉就成了最“快捷”的处理方式。

也许有的人会说,我自己花钱买的奶,具体怎么用,喝掉还是倒掉,不都是我自己的选择吗?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儿。去年4月29日,我国反食品浪费法正式开始施行,再出现买奶不喝、直接倒掉的行为,就是违法行为。

对于此事,新华社发表评论,指出“大量牛奶被倒”的背后,是以浪费和挥霍为代价的吸睛牟利,是对劳动的不尊重、对法律的亵渎和蔑视,其最终结果是误导、侵蚀了青年人的追求和三观,不只是把牛奶倒沟里,而是把青年人带沟里!这起粉丝“倒奶打榜”事件引发众怒后,相关部门出手整治“饭圈”乱象。这届《青春有你》也彻底凉凉。

商业营销不能打“浪费食物”的擦边球

其实,大家都看得出来,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只要发生买椟还珠的事儿,最大的受益者往往都是商家。要我说,商家为了获取流量追求效益,在营销上下功夫,原本无可厚非,但是有责任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而不是打着浪费食物的擦边球,否则的话只会引发大众反感,适得其反。

有句古话叫,“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勤俭节约爱惜食物,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消费者也要理性消费,倘若为了一时的好奇心、虚荣心浪费食物,只要赠品不要食品,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就实在太跌面了!

图文来源:央视网、人民日报、新华社、新京报、新闻晨报、海报新闻等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