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超越》刻画三代人追梦群像,你能找出这些人物的原型吗?
周到2022-01-08 18:33:33

1月6日,上海出品电视剧《超越》宣布定档1月9日,将作为央视一套开年大戏与观众见面。该剧采用创新性双时空叙事手法,聚焦以陈冕为代表的新生代短道速滑运动员,以及陈敬业、郑凯新、李贵民、吴庆红为代表的中国老一辈运动员、教练员,展现了“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体育竞技精神在三代短道速滑人之间的传承。

三代短道速滑人之间到底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你猜他们的原型又是谁?

第一代:开拓进取、超越自我

1981年,短道速滑运动在中国起步。在那个年代,接触这项运动的往往是原本标准跑道速度滑冰项目的短距离选手。《超越》在塑造时也力求还原了这一历史真实,塑造了1950年代中国滑冰运动员吴庆红,她不仅是第一批接触短道速滑的选手,也是培养出第一批选手的资深教练。

从提前曝光的资料看,马丽扮演的吴庆红将毕生精力投身于短道速滑事业,她执教数十年,培养出一批著名运动员、教练,郑凯新、陈敬业、江宏都是其得意门生,退休后仍不忘关注短道速滑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在这个人物身上,观众可能会看到1980年代末率先留下好成绩的中国短道速滑先驱的影子,更将看到一代又一代的短道速滑人前赴后继、超越自我的奋斗模样。

第二代:前赴后继,追求理想

陈敬业、郑凯新、江宏是《超越》中塑造的第二代中国短道速滑人。他们在青年时期情同兄弟,一起训练一起追梦,但都有各自的遗憾。

比如胡军扮演的陈敬业,他专注刻苦训练但并非天赋型选手,冲击奥运金牌的历程也是一波三折,颇为坎坷。在经历职业生涯和婚姻家庭的双重失败后,作为黑龙江队总教练的陈敬业说一不二,冷硬严苛。

沙溢扮演的郑凯新,则是一名“天赋型选手”,他青年时桀骜不驯,内心却极富正义感。1996年梦碎长野冬奥会后,他一度迷茫,却在吴庆红的带领下重新回到短道速滑事业,也是他慧眼识珠,发现了年轻运动员陈冕的闪光点。

张国强扮演的江宏,则代表了那些为梦想牺牲了健康的运动员——1993年冬奥选拔赛,江宏身负重伤,落下左腿终身残疾。在经历了无数坎坷后,他依然心心念念赛场,最终以浇冰师的身份重新加入国家短道速滑队。

值得一提的是,涂松岩扮演的李贵民在剧中是现任国家短道速滑队总教练,他虽然不是职业运动员出身,但做事严谨缜密、善于分析,被称为“短道速滑人形计算机”。

第三代:怀揣热爱,青春有梦

《超越》将年轻一代短道速滑运动员作为主要刻画的对象,李庚希扮演的陈冕,陈美伊扮演的向北就是其中的代表。

其中,陈冕一出生就被父亲陈敬业寄以中国封冕冬奥短道速滑的希望,取名为“冕”。但作为前国家短道速滑队队员,陈父认定陈冕幼时体弱,不适合“女承父业”,反而倾注心血于天赋型选手向北身上,疏于陪伴妻儿。

陈冕在轮滑运动上取得一定成绩后,偶然得知青岛短道速滑队正在招新。主教练郑凯新看到陈冕的闪光点,破格录取了她,也正式打开了陈冕的短道速滑职业生涯的大门。在青岛队期间,在教练和同伴的帮助下,陈冕逐渐放下了属于个人的情感羁绊,反而对短道速滑“越陷越深”,成长为青岛队的主力队员,并成功入选国家队。

国家队期间,陈冕遇到了曾经的“宿敌”向北,也遭遇了更大的挑战。其后,陈冕与向北重归于好,约定一起朝着翌年的冬奥奖牌进发。然而,来自韩国队的劲敌严秀晶却在各大国际赛事中一次次击败陈冕,成为她无法逾越的心魔。正当陈冕陷于瓶颈时,因韩国队犯规而导致退役的向北从国外留学归来,毅然成为陈冕的护滑,两人携手代表中国队出战,最终站上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赛场。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曾索狄

作者:曾索狄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