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云间有座“王子彝宅”
上海松江2022-01-08 14:06:59

松江仓城老街上,有百十间老宅子,基本都是以原主人的姓氏为宅命名,如“杜氏宅”“张氏宅”。也有几家沿街商铺是延续了之前的名字,如“张氏米行”“徐氏当铺”。在仓城众多老宅之中,只有极少数几家以原房主姓名命名该建筑,如“王子彝宅”。

王子彝先生(1894年-1975年)名绍文,字子彝,松江地区著名书法家,是“云间书派”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现秀野桥、人寿年丰桥上均留有其墨迹。

“云间书派”自晚明董其昌等开创,影响中国书坛三百年,在此期间,松江书法人才辈出。直到民国年间,“五四”浪潮席卷大江南北,书法改革成为必然趋势,推陈出新成为书画家们共同的追求,松江程十发先生就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理念的海派文化代表人物。

但留在松江本地的王子彝先生并没有刻意改变自己的书风,依然坚持传统书法,坚持“云间书派”。王子彝先生的书法早年由颜真卿入手,上追秦汉篆隶,后又研习清代书法圣手何绍基,自成一家,《上海群众文化志》评价“王子彝能书蝇头小楷,亦能书八仙桌面大的字,挥笔自如,苍劲有力。”

王子彝先生性格刚烈,为人极有风骨。抗战期间,松江沦陷,学校被迫停办,生活虽艰难,但他坚决不为日伪政府工作,为图一家九口温饱,便在自家门口开一笺扇庄鬻字兼教私塾为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于工作之余,苦心钻研书法,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墨迹遍布松江城。后其长子王尚德继承了父亲的书法传统,父子俩为松江地区书法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为“云间书派”保留了血脉,为如今的松江书法开辟了一片天地。

王子彝书法作品

王子彝先生生平简介

王绍文先生,字子彝,上海市松江县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曾先后在新桥陈家行乡第一、第二小学、华阳桥第六国民学校、恒德女校、松江西渡小学、松筠女校和茸光中学、松江县中等校任国文教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子彝先生继续任教于松江县中(即今松江县第一中学)。1956年,被评为松江县优秀教师。

子彝先生执教之余,潜心钻研诗文、史传和篆刻,尤其在书法艺术方面,更是苦心孤诣,日臻精深。侯绍裘、姜辉麒烈士碑额与碑文,“秀野桥”“人民桥”桥题名及“松江县第一中学”“松江县第二中学”校牌等,均为其手书。

子彝先生历任松江县第一届至第四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975年3月1日病逝于松江。

翰墨传清韵,妙笔激浊流,清风掠光影,匠心凝正气。永丰街道廉政文化艺术作品展将于1月10日至16日在中山西路136号王子彝宅举办,以书画、摄影、手工艺等载体表现“展仓城风貌、扬廉政文化、颂清风正气”这一主题。

展仓城风貌、扬廉政文化、颂清风正气——永丰街道廉政文化艺术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22年1月10日-1月16日 9:00-16:00

展览地点:

松江区中山西路136号王子彝宅

主办单位:

中共上海市松江区永丰街道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松江区永丰街道办事处

作品提供:

永丰街道社区学校、各居委会、企事业单位

以及辖区党员群众个人

部分展品

瓷画

绘画

摄影

书画

防疫提示:

1.排队参观,请保持1米间距,有序入馆;

2.请登记个人信息,并出示实时绿色随申码+行程码,接受体温检测,合格方可进入;

3.进入展馆后,请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注意个人卫生,不聚集、不扎堆;

4.各团队参观间隔时间为15分钟;参观团队人数不超过10-15人,必要时工作人员将实行分流等管控措施。

选稿:张丹洋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