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江西安源:振兴园区 宜业安源彰显硬实力
江西手机报2022-01-07 12:34:42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许浩毅) 冬日的安源碧空如洗、生机盎然,走进安源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企业生产热火朝天,项目建设风生水起。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和基石,工业强则城市强,工业兴则全局兴。围绕市委、市政府对安源提出的“全面争先、全面领先”的具体要求,安源区坚定不移走强攻工业之路,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双管齐下’”战略,重塑安源工业辉煌,让转型发展的支撑力更强。如今,重点项目正在安源遍地开花。

 扩平台 优服务 筑巢引凤势如虹

“梧桐茂兮,凤凰来栖。”园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安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安源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培植“工业树”,打造“产业林”,为振兴园区插上腾飞之翼。

安源工业园于2009年规划建设,是江西省首个经济转型产业基地,目前,已落户工业企业121家,建成投产112家,现有规上工业企业9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4家,省瞪羚(潜在)企业6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园区内实现“八通一平”为项目落地打下坚实基础,建设标准厂房56万平方米让企业“拎包入住”,“三纵四横”的交通网络让物畅其流、货通天下。安源电子信息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新科电子园和安源锂电科技产业园等4个“园中园”让产业抱团发展。

在做好园区建设、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促项目落地的同时,安源不断升级“软件”,出台了《重塑工业辉煌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八条政策意见》,召开全区传统企业座谈会和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等,对企业呼声,有回应、更有行动。全面落实税费优惠政策,2021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8亿元,62户次纳税人享受“首违不罚”政策,数量居全市前列,让货真价实的企业享有货真价实的支持。

育龙头 强产业 奋发崛起谱华章

走进猛犸出行新能源生态产业园,一台台崭新的电动车依次排放,整齐有序。这家生产两轮智能电动整车、动力电池包、充换电设备的企业,一台电动车从研发、生产、试验、出品、销售可以全部完成。“我们的电动车安装了汽车级别动力电池系统,电池含有专利技术研发出的芯片,用户只要通过猛犸出行APP,就能找到智能换电柜,5秒钟就可完成能源补给,还能一手掌握车辆实时状况,远程轻松操控车辆,记录骑行数据。”企业负责人说。

安源区确立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双首位’”产业,发展模式更凸显集中化、链条化。目前园区电子信息企业35家,其中规上企业18家,初步形成了集灯光芯片产业链、LED灯珠产业链、手机配套产业链、自动化设备产业链、镜头屏幕产业链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

重点企业培育是做强工业、做大总量的关键。安源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积极引导帮助企业谋划、建设新项目,大力发展规模较大、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金桥焊材集团萍乡有限公司从一期到三期,扎根安源,茁壮成长、发展壮大,2021年上线的三期实心焊丝智能化生产线,为行业内首套智能化生产线,该线建成后,该企业年产能将从25万吨达到35万吨,产值从12亿元达到20亿元,利税从6000多万元达到近1亿元。萍乡金桥成为中国民营500强企业金桥焊材集团旗下全国第二大科研、生产基地。

 重创新促转型打造发展新引擎

在江西艾特传质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5G、智能制造等科技元素让人眼前一亮。公司前身是一家20世纪90年代创办起来的传统化工填料厂,通过转型升级,构建了艾特传质“5G+智能制造”全自动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主体车间共70条自动化生产线,采用智能立体仓储,实现对成品、原料、配件、包装实现无人配送管理,成为科技型、节能型、5G智能制造新材料示范企业。

安源区通过出台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奖励政策、科研人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举措,形成了以政策体系为引领、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以企业自身为主体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

同时,安源区大力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将安源科创城建设作为换届以来的头等任务来抓,安源科创城将以陶瓷新材料研发为主,多业研发并举,与工业园生产基地形成“产学研用”闭环发展,以科创城带动工业园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城市工业,让安源从“烟囱里的城市”涅槃重生、实现持续发展。

回眸过去的发展历程,一串串数据勾勒出安源加速发展的脉络,一个个项目记载着工业跨越发展的轨迹,扩平台优服务、育龙头强产业、重创新促转型,成为安源工业经济一路昂首前行的决胜方略。面对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与新挑战,安源必将以强劲有力的基点画出区域经济持续上扬的最美曲线,在加快转型升级上奋力领跑。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