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敦煌奇境——传奇洞窟220窟之谜”多媒体展今日正式开展,带你探秘传奇洞窟
周到2022-01-01 22:12:40

由敦煌研究院与上海零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品、上生·新所联合主办、阿克苏诺贝尔旗下品牌多乐士特别支持的“敦煌奇境——传奇洞窟220窟之谜”多媒体展全国首展,昨日在上海城市更新地标上生·新所举行开幕式。

作为敦煌研究院首个官方授权指导的线下多媒体特窟特展,“敦煌奇境——传奇洞窟220窟之谜”聚焦莫高窟“特窟”第220窟壁画,反映大唐乐舞民俗画卷,是敦煌研究院石窟数字化成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播的又一探索。

展览旨在弘扬敦煌文化及敦煌石窟数字化保护成果,吸引更多年轻群体亲近中华文化的历史瑰宝,持续唤起华夏儿女内在的文化自信。

据悉,“敦煌奇境——传奇洞窟220窟之谜”是一个为期三年的全球巡展项目,上海站展览今日起正式开展,至3月22日面向公众开放,在新年伊始让敦煌文化之美融入城市文化生活,拉近中华璀璨文化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展览亮点:官方授权指导,聚焦乐舞

敦煌研究院是负责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等6处石窟寺的管理和研究的文化机构、国家一级博物馆,其前身是成立于1944年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几辈人坚持致力于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和弘扬事业。

上世纪80年代,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敦煌女儿”樊锦诗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构想。历时近40年,现已实现200多个洞窟的数字化,实现了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数字化”将敦煌的美展现给了全世界,也让世界走近了敦煌。

作为国内首个敦煌壁画乐舞专题的多媒体展览,“敦煌奇境——传奇洞窟220窟之谜”由敦煌研究院官方授权和指导,敦煌研究院和“故宫神兽”展览的策展团队零卡文化联合出品。

敦煌莫高窟保存下来公元4-14世纪的洞窟735个,其中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有492个,壁画面积合计4.5万平方米,内容涉及古代的宗教、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何在庞大的信息量中做好取舍,带展览观众走进了解敦煌文化是策展团队遇到的一大难题。

在敦煌研究院专家团队的指导下,零卡策展团队选择了最贴近生活的音乐舞蹈作为切入点,以壁画上的音乐舞蹈图像为主题,聚焦乐舞图像的代表——莫高窟第220窟,通过壁画揭开初唐生活画卷的一角。从单个特窟入手,也是本次展览在敦煌题材上的一次创造性尝试。

在开幕式上,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俞天秀表示,敦煌研究院多年致力“数字敦煌”的探索实践,利用数字技术完整保存敦煌石窟的艺术信息,真实再现敦煌艺术的神韵,让古老的敦煌艺术凭借科技力量走出石窟、走出敦煌,来到大众的身边。

探秘传奇洞窟,寻找长安余音

展览以探秘传奇洞窟——莫高窟初唐第220窟为指引,将带领观众从壁画中的乐舞走入生活中的乐舞。

莫高窟第220窟创建于初唐,存有贞观十六年(642)题记。窟内主室北壁药师经变的乐舞场景占据整幅画面的三分之一,场面宏大。同时这也是最早真正意义上的经变乐舞图,其题材、布局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敦煌奇境——传奇洞窟220窟之谜”展览选择聚焦莫高窟第220窟,不仅是因为它的传奇性和艺术造诣,更是因为它为观众打开了了解初唐长安生活的一扇窗。

壁画中大规模乐队配置、大型灯轮灯树、被大部分学者认为是胡旋舞的乐舞场景,种种线索将壁画来源指向长安城上元夜大型灯会。

观众将跟随220窟供养人的寻梦长安之旅,解谜壁画缘起。通过多媒体剧场、情景打造、壁画乐器实物复原等丰富的展陈方式,配合原创音乐、展厅定制气味等,观众将有机会从如今的洞窟和壁画走进中古历史和生活,身临其境初唐时期的盛世景观,目睹壁画在一千年前的鲜亮风采。

同时,“敦煌奇境——传奇洞窟220窟之谜”还在展览空间内引入酒肆、舞剧等新的业态,打破展览空间限制。

每晚,展厅将化身沙漠主题的“月升酒肆”,将敦煌壁画中世俗宴饮的场景融入现代人的夜生活之中。多款特调酒水,从视觉、味觉上打开观众对敦煌的想象。

每周五、六晚,国内首部音画交互歌舞剧《彼岸花》将在此上演。舞剧取材自敦煌壁画,讲述了一场奇幻的爱恋故事。

《彼岸花》特邀知名编舞携新锐舞者,通过使用新媒介、新场地模式,充分开发肢体动作与其他介质融合的更多可能性。将古老的东方美学带入到了新的媒体背景下,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感官体验。 

致敬敦煌,用色彩演绎精彩故事

据悉,“敦煌奇境——传奇洞窟220窟之谜”多媒体展获得了多乐士特别支持。敦煌用面面精彩的色彩艺术、匠心执念与文化融合创造了璀璨文明,而拥有200多年历史的荷兰阿克苏诺贝尔携旗下多乐士品牌,通过参展致敬敦煌璀璨。

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及北亚区总裁、装饰漆中国及北亚业务集团董事总经理郭振华在开幕式上表示:“本次展览精彩演绎了敦煌的璀璨文明,阿克苏诺贝尔携旗下品牌多乐士希望通过项目支持的方式,致敬敦煌。如同敦煌的壁画在戈壁边沿的石窟散发出璀璨的人类文明光芒一样,多乐士也希望能够在千年之后的现代墙壁上,用我们对色彩、技术、文化的无限探索和创新,缔造出属于涂料的面面精彩,为人们创造更宜居、更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色彩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尤其是集唐代石窟艺术大成的第220窟,在色彩的运用上展现了极强的生命力。

走进展览所在地上生·新所,首入眼帘的就是多乐士配合此次展览创作的一幅大型唐宫仕女壁画,将浓郁的敦煌色彩用墙绘形式,第一时间带给参展观众。 

郭振华以这幅唐宫仕女壁画为例介绍道:“通过九色鹿、飞天、石窟、乐舞等敦煌元素的趣味组合,融合唐代艺术与现代艺术,为观众带来独具魅力的视觉和文化体验。”

除了色彩,此次展览配合音乐,壁画乐器的实物复原,甚至还搭配了气味,以数字化配合实物的形式,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呈现220窟,让人身临其境。

郭振华表示,现代展览的数字化科技体现了技术,古老的敦煌壁画本身也是技术流的综合体现,无论是从画风技法,古代颜料的取材,还是历代墙面保护修复,都是涂料品牌如今非常推崇和研究的方向,“举个具体的例子,刚谈到壁画颜料的取材。敦煌壁画颜料选用的都是从矿物质中提取出来的纯天然颜料,而如今我们涂料的原材料选择也是尽可能的选择天然原料,比如我们的一款植本漆,就是从玉米等植物中提取的原料,我们希望涂料产品在环保上能够有更优异的表现。”

对于那些正在装修房子又对敦煌感兴趣的参观者,多乐士还特别推出了“璀璨敦煌色盘搭配涂刷方案”,想要体验盛唐时期的辉煌,只要在4组敦煌色系的居家搭配组合中任选其一,就可以轻松体会国风之美。

展览信息:

展期:2022年1月1日-2022年3月22日

展馆:上生·新所5号楼海军俱乐部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陆乙尔

作者:陆乙尔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