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晨读 | 慢工出细活
新民网2021-12-31 07:00:00

1981年,一位年轻的轴承厂工会干事出差大连途中,在街头巧遇一名蛋雕艺人,当即驻足观赏,并在一番倾心交谈后建立了师徒关系。翌日黄昏,师傅就来到这名年轻人住宿的旅馆,他给年轻人带来一把刻刀五个鸡蛋壳,随后讲了几个要领,让他试着在上面刻写出自己的姓名等字样,结果,师傅走后的整个晚上,五个蛋壳全部“殉难”。

时光飞逝,上海世博会期间,一件镂空蛋雕《上海风光》全程展出。该作品将东方明珠塔、中国馆、杨浦大桥、外滩景色、白玉兰浮雕,以及胶卷、舞蹈、大提琴、五线谱、草坪等元素完满结合起来,并借助蛋壳的原色和斑点色泽,整体更为流光溢彩,精妙绝伦。这件作品,就出自当年那个拜师学艺的年轻干事之手。

在采访这名“蛋壳上的舞蹈者”时,我给了他许多赞美,而他在讲述了诸多故事后真切表示:“其实,我并不是很聪明,我只是记住了师傅的一句话,慢工出细活。要知道,我虽然学艺二十余载,但为了这件蛋雕作品,我从酝酿、采风、设计到完工,还是花费了一年左右的时间!”

我不禁醍醐灌顶,头脑里倏然闪现出一句谚语:慢工出细活。

想起儿时的农村生活。那时,乡村机械化程度尤其低下,工程队修筑公路时,往往先把路基垫高,随后搁置一两个月。难免有人埋怨施工方拖拖拉拉,耽误了出行,这时,饱经风霜的老人们便会良言相劝:“这个路基只有在日晒雨淋中慢慢结实起来,随后才能铺上路面,否则,匆匆忙忙修成的路,很快会变得坑坑洼洼,后悔也来不及啦!”

旧时的日子里,乡里的土布是用纺车摇成线,在织布机上织出来的,酒酿是放在陶罐里搁在灶间乃至床头酿就的,鞋底是将一层层旧布浆叠起来一针一线纳成的,鸡鸭鱼肉是在土里河里圈里放养喂成的,这些无一不是慢工出细活的结晶。

不久前,与一帮老友去一家乡村“农家乐”度假,不少阿姨爷叔看到主人家门前的竹林里放养着一群鸡,便问主人:“老板,你这里的鸡多少钱一只,我们想买几只带回上海。”谁知主人一口回绝:“对不起哦,我家的鸡只供应客人吃,没有多余的卖给你们!”

是啊,这些在山野林涧中慢慢养大的鸡鸭鱼鲜,如今哪里能随时随地就买到的。就是城里人现在喜欢的大米,也是因为由当年的“双季稻”改为单季稻后,才满足了需求,而其中越是受到青睐的精品大米,越是与生长的水土好、时间长联系得紧密。

城里人当然也有自己的体味。记得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位住在市区的老报人,请他去附近一家名气很响的连锁店里喝咖啡。在我印象中,这里应该属于高档的专营场所了,不料老先生温和地回绝了:“算了吧,那里的现磨咖啡也就一般般,还不如我自己在家里煮的好喝。”我听了,暗中感叹,上海老克勒就是懂经,一句话就道出了咖啡品位的高低,也怪不得如今的上海滩,速溶咖啡尽管风靡于大街小巷,骨子里仍然抵不过现磨咖啡的魅力,占领不了领军地位。

不过,那天我喝了老先生煮出的咖啡后,还是换上了一壶碧螺春。我终究还是喜欢喝茶,慢饮细品,嘴里回味无穷,心里也滋润起来,有时头脑里还会浮起去湘西旅游时傣族姑娘唱起的一首民谣:“只要两人情意好哟,凉水泡茶慢慢浓。”

记忆里,有这样一句话一直让我印象深刻:“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爱一个人。”原来,慢工不仅可以出细活,而且能和自己的心上人相濡以沫,赢得一生的耳鬓厮磨,一世的真情。(赵荣发)

作者:赵荣发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